𡵒字概述
〔𡵒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jié、qǐ),部首是山部,总笔画是6画。
〔𡵒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巳、山”。
〔𡵒〕字仓颉码是RUU,五笔是NMJ,郑码是YYBL。
〔𡵒〕字的UNICODE是U+21D52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38578,UTF-32:00021D52,UTF-8:F0 A1 B5 92。
〔𡵒〕字异体字是屺、岊。
相关推荐
康熙字典
卷别 :補遺・寅集 部首:山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721頁,第5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552頁,第26字
標點整理本: 第263頁,第18字
义《集韻》:屺,或書作㞯。
注解
〔㞯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補遺・寅集,康熙部首是山部。
〔㞯〕字拼音是jié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己、山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九下反切墟里切頁碼第306頁,第3字續丁孫
屺
異體𡴾、𡵆、㞯、𡵒
山無草木也。从山己聲。《詩》曰:「陟彼屺兮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八反切乞以反頁碼第761頁,第6行,第1字述
山無草木也。從山已聲。《詩》曰:「陟彼屺兮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九下反切墟里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1754頁,第2字許惟賢第768頁,第2字
山無艸木也。
段注無當作有。
从山。己聲。
段注墟里切。一部。《釋山》作峐。《三蒼》、《字林》、《聲類》並云:峐卽屺字。音起。
詩曰:陟彼屺兮。
段注《魏風・陟岵》。
屺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602頁,第13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761頁,第4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582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389頁,第6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366頁,第12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317頁,第2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2251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4535頁,第2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942頁,第3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238頁,第10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378頁,第3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3133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9163頁【補遺】第17392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701頁,第2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789頁【崇文】第3153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249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八冊,第221頁,第2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877頁,第10字 |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九下反切子結切頁碼第307頁,第6字續丁孫
岊
異體𡴺、𡴹、𡴼、𡵒
陬隅,高山之節。从山从卪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八反切即血反頁碼第763頁,第7行,第3字述
陬隅,高山之節。從山、卩。讀若隅。
鍇注臣鍇曰:「按山之陬隅,高處曰岊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九下反切子結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第1763頁,第2字許惟賢第771頁,第13字
陬隅。
段注《𨸏部》曰:隅者,陬也。陬者,隅也。《孟子》。虎負嵎。是知隅者,高山之卪也。嵎卽隅字。趙注曰:虎依陬而怒。
高山之卪也。
段注卪各本作節。今正。山之卪曰𡴺。猶竹卪曰節,木卪曰科厄也。劉逵注《吳都賦》引此,謂之許氏記字。
从山卪。
段注會意。卪亦聲。子結切。十二部。
岊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605頁,第5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764頁,第8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585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391頁,第14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368頁,第1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322頁,第1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2261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4554頁,第3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950頁,第2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239頁,第10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380頁,第3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3144頁,第3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9192頁【補遺】第17396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2547頁,第1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792頁【崇文】第3165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255頁 |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386頁,第4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八冊,第233頁,第3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880頁,第2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