𣎻字详情

𭗱

𣎻

guǐㄍㄨㄟˇ
木部 共6画 上下结构 U+233BB CJK 扩展B

木部

6画

2

6画 (朵)

上下结构

MSU

BD

LDF

U 233BB

𣎻字概述

𣎻〕字拼音是(guǐ),部首是木部,总笔画是6画

𣎻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冂、木”。

𣎻〕字仓颉码是BD,五笔是MSU,郑码是LDF

𣎻〕字的UNICODE是U+233BB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44315,UTF-32:000233BB,UTF-8:F0 A3 8E BB。

𣎻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𣎻

guǐㄍㄨㄟˇ
拼音guǐ。古文“”。朱駿聲《 說文通訓定聲》:“𤼩, 兵也。象形。 籒文从鏺省、矢聲。 戴氏侗曰古鼎文作~。按: 即戣字,三鋒矛也。 因為借義所專,復加戈傍。”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𣎻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辰集中 部首:木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221頁,第1

同文書局本: 第510頁,第5

標點整理本: 第456頁,第5

唐韻》:丁果切;《集韻》:都果切,𡘋音埵。說文》:樹木垂朵朵也。集韻》本作朶,亦作䒳。

又,動也。易・頤卦》:觀我朶頤。

又,花朶也。杜甫〈趨新津北橋樓〉詩:白花檐外朵,靑柳檻前梢。

又,《宋・儀衞志》:殿之東西曰朵殿。又,鹵簿用骨朵,以骨飾之,或範金爲之。輟耕錄》:骨朵,讀若脈都。

又,《雞肋編》:以手捉物謂之朵,以手引小兒亦謂之朵。

注解

〔朵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

〔朵〕字拼音是duǒ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几、朩

〔朵〕字造字法是象形。小篆字形,下面是“木”( 树 ),上面象花实之类。本义是花朵。朶为朵的俗字。

〔朵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duǒ] ⑴ 植物的花或苞⑵ 量词,指花或成团的东西⑶ 动⑷ 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