氿字详情

氿

guǐㄍㄨㄟˇjiǔㄐㄧㄡˇ
氵部 共5画 左右结构 U+6C3F CJK 基本汉字
三级汉字

氵部

5画

2

6画 (氿)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IVN

EKN

VQY

34117

8659

U 6C3F

点、点、提、撇、横折弯钩/横斜钩

氿字概述

〔氿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guǐ、jiǔ),部首是氵部,总笔画是5画

〔氿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氵、九”。

〔氿〕字仓颉码是EKN,五笔是IVN,四角号码是34117,郑码是VQY,中文电码是8659

〔氿〕字的UNICODE是U+6C3F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7711,UTF-32:00006C3F,UTF-8:E6 B0 BF。

〔氿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三级字表中,序号6515

〔氿〕字异体字是𣲄

汉字解释

氿

1guǐㄍㄨㄟˇ

基本解释

guǐ ㄍㄨㄟˇ 〔~泉〕从侧面流出的泉,如“有洌~~,无浸获薪。”

详细解释

动词
1.泉水从旁流出。
spurt from the side;
氿,泉穴出,仄出也。 —— 《尔雅·释水》。注:“从旁出也。”氿水之潘为渊。 —— 《列子·黄帝》。释文:“泉从旁出。”有冽冽(冽冽:清澈的样子)氿泉。 —— 《诗·小雅·大东》
氿泉;氿滥(小泉)
2.另见 jiǔ。

氿

2jiǔㄐㄧㄡˇ

基本解释

〔东~〕
〔西~〕均为湖名,均在中国江苏省宜兴市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1.中国湖名 Jiu lake。在江苏省宜兴县,有东氿、西氿之分。
2.另见 guǐ。

古壮字释义

氿

读音laeuj 酒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上 部首:水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444頁,第2

同文書局本: 第604頁,第1

標點整理本: 第551頁,第15

廣韻》:居洧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矩鮪切;《正韻》:古委切,𡘋音軌。說文》:水厓枯土也。與厬同。爾雅・釋水》:水醮曰厬。【註】謂水醮盡。

又,側出泉也。爾雅・釋水》:氿泉,穴出;穴出,仄出也。李巡曰:水旁出名曰氿。詩・小雅》:有洌氿泉,無浸穫薪。

又,《集韻》:渠尤切,音求 —— 水厓也。或作𣷾

注解

〔氿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

〔氿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guǐ、jiǔ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九

〔氿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guǐ] ⑴ guǐ ㄍㄨㄟˇ 〔~泉〕从侧面流出的泉,如“有洌~~,无浸获薪。” [jiǔ] ⑴ 〔东~〕⑵ 〔西~〕均为湖名,均在中国江苏省宜兴市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居洧切頁碼369頁,第11

氿

氿水厓枯土也。从水九聲。《爾雅》曰:「水醮曰氿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一反切俱水反頁碼904頁,第1行,第2

氿水崖枯土也。從水九聲。《爾雅》曰:「水醮曰氿。」

鍇注臣鍇曰:「水醮盡處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居洧切古音第三部頁碼2208頁,第3許惟賢961頁,第3

氿水厓枯土也。

段注按今《爾雅》水醮曰厬。仄出泉曰氿。許書仄出泉曰厬。水厓枯土曰氿。與今《爾雅》正互易。依《毛詩》有冽氿泉。似今《爾雅》不誤也。

从水。九聲。

段注居洧切。古音在三部。

《爾雅》曰:水醮曰氿。

段注《釋水》文。今本作厬。音義云:字又作𣷾

氿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730頁,第8字
2陳昌治本第931頁,第8字
3黃侃手批第703頁
4說文校箋第480頁,第8字
5說文考正第440頁,第14字
6說文今釋第1608頁,第3字
7說文約注第2729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5456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353頁,第5字
10說文標整第290頁,第29字
11標注說文第464頁,第16字
12說文注箋第3894頁,第3字
13說文詁林第10965頁【補遺】第17662頁
14通訓定聲第981頁,第2字
15說文義證第965頁【崇文】第3857頁
16說文句讀第1567頁
17古字詁林第九冊,第130頁,第2字
18古字釋要第1026頁,第5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