㵖字详情

𭗱

ㄋㄩˋ
氵部 共15画 左右结构 U+3D56 CJK 扩展A

氵部

15画

12

16画 (㵖)

左右结构

IVKI

EVRF

VZJZ

36193

U 3D56

㵖字概述

〔㵖〕字拼音是(nǜ),部首是氵部,总笔画是15画

〔㵖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氵、絮”。

〔㵖〕字仓颉码是EVRF,五笔是IVKI,四角号码是36193,郑码是VZJZ

〔㵖〕字的UNICODE是U+3D56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,10进制: 15702,UTF-32:00003D56,UTF-8:E3 B5 96。

汉字解释

ㄋㄩˋ

基本解释

(形容词)湿。《康熙字典》引:《集韻》:尼據切,女去聲。溼也。

基本释义

ㄋㄩˋ
1.同“𣹤”。
2.拼音nǜ。
3.湿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上 部首:水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552頁,第3

同文書局本: 第651頁,第31

標點整理本: 第600頁,第2

集韻》:尼據切,女去聲 —— 溼也。

注解

〔㵖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

〔㵖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絮

〔㵖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nǜ] ⑴ (形容词)湿。《康熙字典》引:《集韻》:尼據切,女去聲。溼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