㷅字详情

𭗱

chǎoㄔㄠˇ
火部 共12画 上下结构 U+3DC5 CJK 扩展A

火部

12画

8

12画 (㷅)

上下结构

BCOU

SEF

CEXU

17809

U 3DC5

㷅字概述

〔㷅〕字拼音是(chǎo),部首是火部,总笔画是12画

〔㷅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取、火”。

〔㷅〕字仓颉码是SEF,五笔是BCOU,四角号码是17809,郑码是CEXU

〔㷅〕字的UNICODE是U+3DC5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,10进制: 15813,UTF-32:00003DC5,UTF-8:E3 B7 85。

〔㷅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chǎoㄔㄠˇ

基本解释

同“𩱦(炒)”。《方言》卷七:“㷅,火乾也。凡以火而乾五穀之類,秦、晋之間或謂之㷅。”《集韻•巧韻》:“𩱦,《説文》:‘熬也。’或作炒、㷅。”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中 部首:火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610頁,第2

同文書局本: 第674頁,第2

標點整理本: 第624頁,第4

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楚絞切,音謅。揚子《方言》:㷅,火乾也。凡以火而乾五穀之類,秦晉之閒或謂之㷅。【註】卽𩱈字。六書故》:㷅鬲中烙物也。

又,《廣韻》:楚洽切,音鍤 —— 義同〇【按】《集韻》作𤈨。詳𤈨字註。

玉篇》同𤌉、炒,《集韻》本作鬻,《類篇》本作𤑵𡘋同「煼」。

注解

〔㷅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中,康熙部首是火部

〔㷅〕字拼音是chǎo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取、火

〔㷅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chǎo] ⑴ 同“𩱦(炒)”。《方言》卷七:“㷅,火乾也。凡以火而乾五穀之類,秦、晋之間或謂之㷅。”《集韻•巧韻》:“𩱦,《説文》:‘熬也。’或作炒、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