𩇐字详情

𭗱

𩇐

ㄑㄩˊ
雨部 共32画 上下结构 U+291D0 CJK 扩展B

雨部

32画

24

24画 (衢)

上下结构

FTHH

MBHON

FVLN

U 291D0

𩇐字概述

𩇐〕字拼音是(qú),部首是雨部,总笔画是32画

𩇐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雨、衢”或“、衢”。

𩇐〕字仓颉码是MBHON,五笔是FTHH,郑码是FVLN

𩇐〕字的UNICODE是U+291D0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68400,UTF-32:000291D0,UTF-8:F0 A9 87 90。

𩇐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𩇐

ㄑㄩˊ
1.拼音qú。
2.[霩~] 驿站名,宋朝设置, 在今浙江省宁波市北。
3.《八辅》 第42区, 第26字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𩇐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下 部首:行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661頁,第9

同文書局本: 第1110頁,第23

標點整理本: 第1085頁,第24

唐韻》:其俱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權俱切,𡘋音劬。玉篇》:四達道也。爾雅・釋宮》:四達謂之衢。易・大畜》:何天之衢。左傳・昭二年》:尸諸周氏之衢。【註】衢,道也。楚辭・天問》:靡蓱九衢。【註】九交之道曰衢。

又,岐路也。荀子・勸學篇》:行衢道者不至。

又,天衢,星名。晉書・天文志》:中閒爲天衢,黃道之所經也。

又,檀衢,齊市名。戰國策》:有孤孤咺者,正議,閔王斮之檀衢。

又,州名。一統志》:越西鄙姑蔑之地,唐置衢州。

又,姓。通志・氏族略》:衢氏,江陵人。見《姓苑》。

又,《類篇》:俱遇切,音屨 —— 行也。〇【按】去聲衢字,《集韻》作忂。

又,《韻補》叶音求。𨻰琳詩:春天潤九野,卉木渙油油;紅華紛皣曄,發秀曜中衢。

注解

〔衢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下,康熙部首是行部

〔衢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行、瞿

〔衢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行,瞿声。行,本义是道路。本义是四通八达的道路。

〔衢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qú] ⑴ 大路,四通八达的道路。⑵ 树枝分错、分岔。⑶ 地名,在浙江省西部。唐置衢州,因境内有三衢山。民国改衢县。今为衢州。⑷ 姓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