䑎字概述
〔䑎〕字拼音是(chǎn),部首是月部,总笔画是21画。
〔䑎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月、韱”或“⺼、韱”。
〔䑎〕字仓颉码是BOIM,五笔是EWWG,四角号码是73250,郑码是QOKA。
〔䑎〕字的UNICODE是U+444E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,10进制: 17486,UTF-32:0000444E,UTF-8:E4 91 8E。
〔䑎〕字异体字是𦢙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下 部首:肉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387頁,第7字
同文書局本: 第998頁,第19字
標點整理本: 第965頁,第7字
音《廣韻》:七廉切;《集韻》:千廉切,𡘋音籤。《集韻》:𦞦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:思廉切,音銛 —— 義同。
音又,《廣韻》:初減切;《集韻》:楚減切,𡘋音䤘。《玉篇》:臉䑎,羹也。《集韻》:臉䑎,以豬腸屑椒芥醯鹽爲之。《齊民要術》有鯉魚臉䑎法。
音又,《集韻》:初斂切,音䤘。又,子冉切,音䭕 —— 義𡘋同。
注解
〔䑎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下,康熙部首是肉部。
〔䑎〕字拼音是chǎ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⺼、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