𫟵字详情

𭗱

𫟵

yǔnㄩㄣˇ
钅部 共9画 左右结构 U+2B7F5 CJK 扩展D

钅部

9画

4

12画 (鈗)

左右结构

OPIHU

PZRD

U 2B7F5

𫟵字概述

𫟵〕字拼音是(yǔn),部首是钅部,总笔画是9画

𫟵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钅、允”。

𫟵〕字仓颉码是OPIHU,郑码是PZRD

𫟵〕字的UNICODE是U+2B7F5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D,10进制: 178165,UTF-32:0002B7F5,UTF-8:F0 AB 9F B5。

汉字解释

𫟵

yǔnㄩㄣˇ

基本解释

见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𫟵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上 部首:金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111頁,第3

同文書局本: 第1299頁,第2

標點整理本: 第1286頁,第19

唐韻》:余準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庾準切,𡘋音尹。說文》侍臣所執兵也,引《周書》「一人冕,執鈗」。〇【按】今《書・顧命》作銳,孔潁達疏云:銳,當作鈗,音允。據孔說,銳爲鈗字之譌。今蔡沈傳引《說文》,不知《說文》本《孔疏》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兪芮切,音叡。又,《五音集韻》:杜外切,音兌 —— 義𡘋同。

注解

〔鈗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上,康熙部首是金部

〔鈗〕字拼音是yǔ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釒、允

〔鈗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yǔn] ⑴ 古代侍臣所执的矛类兵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