䗃字概述
〔䗃〕字拼音是(zhàn),部首是虫部,总笔画是14画。
〔䗃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虫、戔”。
〔䗃〕字仓颉码是LIII,五笔是JAAT86,JAAY98,四角号码是53153,郑码是IHHM。
〔䗃〕字的UNICODE是U+45C3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,10进制: 17859,UTF-32:000045C3,UTF-8:E4 97 83。
〔䗃〕字异体字是𧔢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中 部首:虫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602頁,第10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087頁,第5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060頁,第21字
音《唐韻》:士板切;《集韻》:士限切,𡘋音棧。《爾雅・釋蟲》:蛝,馬䗃。【註】馬蠲也,俗呼馬𧏿。
音又,《廣韻》:士諫切,音輚 —— 義同。
音又,《集韻》:才仙切,音錢 —— 蟲名。
义或作蟬、𧔢。
注解
〔䗃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中,康熙部首是虫部。
〔䗃〕字拼音是zhà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虫、戔。
〔䗃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hàn] ⑴ [馬~]馬陸。⑵ 蟬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