䪌字详情

𭗱

zhànㄓㄢˋ
革部 共26画 左右结构 U+4A8C CJK 扩展A

革部

26画

17

26画 (䪌)

左右结构

AFQY

TJNRI

EERS

47513

U 4A8C

䪌字概述

〔䪌〕字拼音是(zhàn),部首是革部,总笔画是26画

〔䪌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革、毚”。

〔䪌〕字仓颉码是TJNRI,五笔是AFQY,四角号码是47513,郑码是EERS

〔䪌〕字的UNICODE是U+4A8C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,10进制: 19084,UTF-32:00004A8C,UTF-8:E4 AA 8C。

〔䪌〕字异体字是縿𩌰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1zhànㄓㄢˋ
拼音zhàn。鞍下的垫子。

2shānㄕㄢ
拼音shān。同“縿”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中 部首:革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330頁,第7

同文書局本: 第1392頁,第43

標點整理本: 第1384頁,第33

集韻》:鋤咸切,音讒。玉篇》:鞍䪌。集韻》:馬韀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思廉切,音銛 —— 旌旗末也。或作𩌰、縿。

又,《集韻》:師炎切,音襳 —— 本作幓。詳巾部幓字註。
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𡘋仕懺切,音鑱 —— 鞍韉。

注解

〔䪌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中,康熙部首是革部

〔䪌〕字拼音是zhà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革、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