䬣字详情

𭗱

ㄒㄧˋㄑㄧˋㄍㄜ
飠部 共12画 左右结构 U+4B23 CJK 扩展A

飠部

12画

3

12画 (䬣)

左右结构

WYVN 86 、 WVTN 98

OION

OXMY

88717

U 4B23

䬣字概述

〔䬣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xì、qì、gē),部首是飠部,总笔画是12画

〔䬣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飠、乞”。

〔䬣〕字仓颉码是OION,五笔是WYVN86,WVTN98,四角号码是88717,郑码是OXMY

〔䬣〕字的UNICODE是U+4B23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,10进制: 19235,UTF-32:00004B23,UTF-8:E4 AC A3。

〔䬣〕字异体字是𩚋𩜐

汉字解释

1ㄒㄧˋ

基本解释

同“”。
咬嚼。

2ㄑㄧˋ

基本解释

食怒。

3ㄍㄜ

基本解释

〔䬣𩞰〕也作“疙瘩”。面食的一种。

古壮字释义

读音ndoet 嘬;喝; 饮;吸; 吮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下 部首:食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391頁,第7

同文書局本: 第1416頁,第15

標點整理本: 第1411頁,第15

玉篇》:去毅切,音氣 —— 食怒。

又,《五音集韻》:許訖切,音迄 —— 飽也。

正字通》:古借氣爲餼,䬣卽餼之省。

注解

〔䬣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下,康熙部首是食部

〔䬣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xì、qì、gē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飠、乞

〔䬣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xì] ⑴ 同“餼”。⑵ 咬嚼。 [qì] ⑴ 食怒。 [gē] ⑴ 〔䬣𩞰〕也作“疙瘩”。面食的一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