䰾字详情

ㄅㄚ
魚部 共15画 左右结构 U+4C3E CJK 扩展A

魚部

15画

4

16画 (鮁)

左右结构

QOCN

NFAU

RYIA

27317

U 4C3E

䰾字概述

〔䰾〕字拼音是(bā),部首是魚部,总笔画是15画

〔䰾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魚、巴”。

〔䰾〕字仓颉码是NFAU,五笔是QOCN,四角号码是27317,郑码是RYIA

〔䰾〕字的UNICODE是U+4C3E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,10进制: 19518,UTF-32:00004C3E,UTF-8:E4 B0 BE。

〔䰾〕字异体字是𩵒

汉字解释

ㄅㄚ

基本解释

魚類的一屬,體側扁或亞圓筒形,有口須,背鰭有的有硬刺,種類繁多。生活在水流湍急的澗溪中。

古壮字释义

读音bya。 鱼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亥集中 部首:魚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514頁,第10

同文書局本: 第1467頁,第15

標點整理本: 第1464頁,第16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正韻𡘋北末切,音撥。說文》:鱣鮪鮁鮁。○【按】《詩・衞風・碩人》作發發,《類篇》或作鱍。

又,《廣韻》:房廢切;《集韻》:符廢切,𡘋音吠 —— 魚名。

又,《集韻》:普活切,音潑 —— 魚游貌。

又,《集韻》:蒲撥切,音跋 —— 魚名,似鯉而赤。

注解

〔鮁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中,康熙部首是魚部

〔鮁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魚、犮

〔鮁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bà] ⑴ 见“鲅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