䲢字详情

𭗱

téngㄊㄥˊ
月部 共21画 左右结构 U+4CA2 CJK 扩展A
三级汉字

月部

21画

10

21画 (鰧)

左右结构

EUDG 86 、 EUGG 98

BFQM

QUR

79236

U 4CA2

䲢字概述

〔䲢〕字拼音是(téng),部首是月部,总笔画是21画

〔䲢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月、鲞”或“𰮤、鱼”。

〔䲢〕字仓颉码是BFQM,五笔是EUDG86,EUGG98,四角号码是79236,郑码是QUR

〔䲢〕字的UNICODE是U+4CA2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,10进制: 19618,UTF-32:00004CA2,UTF-8:E4 B2 A2。

〔䲢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三级字表中,序号8014

〔䲢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téngㄊㄥˊ
1.” 的简体字。
2.拼音téng。
3.“~鱼” 体呈长锥形,头宽大而平扁, 口大,下颔突出, 栖息在浅海底层。
4.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鱼:“( 半石之山)合水出于其阴,…… 多~鱼, 状如鳜,居逵, 苍文赤尾。”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亥集中 部首:魚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534頁,第5

同文書局本: 第1476頁,第5

標點整理本: 第1473頁,第30

廣韻》、《集韻𡘋徒登切,音騰 —— 魚名,蒼身赤尾。山海經》:合水多鰧魚,狀如鱖,居逵。類篇》或作𩺭
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𡘋直稔切,音朕 —— 魚似鰕,赤文。

注解

〔鰧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中,康熙部首是魚部

〔鰧〕字拼音是té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𰮤、魚、;、⺼、鮝

〔鰧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téng] ⑴ 〔~鱼〕体呈长锥形,头宽大而平扁,口大,下颔突出,栖息在浅海底层。⑵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鱼:“(半石之山)合水出于其阴,……多~鱼,状如鳜,居逵,苍文赤尾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