藤字详情
藤
艹部
共18画
上下结构
U+85E4
CJK 基本汉字
一级汉字次常用字通用字
藤字概述
〔藤〕字拼音是(téng),部首是艹部,总笔画是18画。
〔藤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艹、滕”,五行属木。
〔藤〕字仓颉码是TBFE,五笔是AEUI,四角号码是44299,郑码是EQUK,中文电码是5671,区位码是4457。
〔藤〕字的UNICODE是U+85E4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4276,UTF-32:000085E4,UTF-8:E8 97 A4。
〔藤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3439,属次常用字。
〔藤〕字异体字是䕨、籐、縢、𦸝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上 部首:艸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546頁,第7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065頁,第46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036頁,第20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正韻》𡘋徒登切,音騰。《說文》:藟也,今總呼草蔓延如藟者。
音又,《集韻》:苰藤,草名,胡麻也。
义又,州名。《韻會》:隋攺永平州爲藤州。《唐書・李嗣眞傳》:來俊臣獄興,嗣眞上書流藤州。
注解
〔藤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。
〔藤〕字拼音是té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滕。
〔藤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téng] ⑴ 指“白藤”、“紫藤”⑵ 〔~黄〕➊常绿乔木,茎高达二十米,树脂黄色,有毒;➋这种植物的树脂,可作国画颜料。⑶ 泛指匍匐茎或攀援茎
说文解字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藤”,请参考“縢”字。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徒登切頁碼第437頁,第18字續丁孫
𦪝
異體縢
緘也。从糸𦩎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徒登切頁碼第1036頁,第7行,第1字述
緘也。從糸朕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徒登切古音第六部頁碼第2628頁,第4字許惟賢第1143頁,第8字
緘也。
段注亦所以束者也。《周書》有《金縢》。凡艸之藟,木之蘽曰縢。俗作藤。
从糸。𦨶聲。
段注徒登切。六部。
縢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864頁,第11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111頁,第5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828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580頁,第9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519頁,第6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917頁,第3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3225頁,第3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6448頁,第2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764頁,第1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345頁,第5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555頁,第16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4582頁,第2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2750頁【補遺】第17920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269頁,第2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138頁【崇文】第4549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893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九冊,第1227頁,第1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1211頁,第4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