乁字详情

𭗱

ㄧˊㄐㄧˊ
⺄部 共1画 独体字 U+4E41 CJK 基本汉字

Warning: Undefined array key "⺄部" in /www/wwwroot/www.cztjy.cn/zidian/item.php on line 191
.html title=部首⺄的汉字>⺄部

1画

2画 (乁)

独体字

YYLL

MO

YDAA

17030

U 4E41

横、捺

乁字概述

〔乁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yí、jí),部首是⺄部,总笔画是1画

〔乁〕字是独体字。

〔乁〕字仓颉码是MO,五笔是YYLL,四角号码是17030,郑码是YDAA

〔乁〕字的UNICODE是U+4E41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0033,UTF-32:00004E41,UTF-8:E4 B9 81。

〔乁〕字异体字是乁

汉字解释

1ㄧˊ

基本解释

移动。《説文•乁部》:“乁,流也。从反𠂆,讀若移。”《玉篇•乁部》:“乁,移也,徙也。”

2ㄐㄧˊ

基本解释

同“”。《説文•又部》:“乁,古文及。秦刻石及如此。”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上 部首:丿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71頁,第9

同文書局本: 第81頁,第9

標點整理本: 第6頁,第12

唐韻》:弋支切;《集韻》:余支切,𡘋音移。說文》:流也,从反𠂆字彙》:闕乁不載。正字通》:丿乀𠂆乁,見《說文》。趙古則定爲撆、拂、抴、迻四字,魏校、吳元滿諸家各有解詁,獨戴侗《六書統》釋曰:古今書傳未常用此文,凡書方圜曲直、左右抴引,皆因其形勢之自然,初不成文,豈有定名。【按】此說,四文與丨丶同「類」,備偏旁畫母也,故《正韻𡘋削之。

注解

〔乁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上,康熙部首是丿部

〔乁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yí、jí,独体字。

〔乁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yí] ⑴ 移动。《説文•乁部》:“乁,流也。从反𠂆,讀若移。”《玉篇•乁部》:“乁,移也,徙也。” [jí] ⑴ 同“及”。《説文•又部》:“乁,古文及。秦刻石及如此。”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弋支切頁碼420頁,第2

乁流也。从反𠂆。讀若移。凡乁之屬皆从乁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四反切以支反頁碼1004頁,第2行,第1

乁流也。從反𠂆。凡乁之屬,皆從乁。讀若移。

鍇注臣鍇曰:「反𠂆,音曳也。凡曳者不順而曳之也,反曳也,故爲流。流,順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弋支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2508頁,第2許惟賢1091頁,第4

乁流也。从反𠂆。讀若移。

段注移从多聲。在十七部。亦用於十六部。乁與𠂆古音同在十六部也。弋支切

凡乁之屬皆从乁。

乁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831頁,第4字
2陳昌治本第1068頁,第3字
3黃侃手批第796頁
4說文校箋第557頁,第1字
5說文考正第499頁,第1字
6說文今釋第1844頁,第1字
7說文約注第3103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6214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664頁,第3字
10說文標整第331頁,第9字
11標注說文第534頁,第8字
12說文注箋第4393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12301頁【補遺】第17858頁
14通訓定聲第2075頁,第1字
15說文義證第1097頁【崇文】第4385頁
16說文句讀第1814頁
17說文新證第858頁,第1字
18古字詁林第九冊,第921頁,第1字
19古字釋要第1164頁,第4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