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字详情
佛
佛字概述
〔佛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fó、fú、bì、bó),部首是亻部,总笔画是7画。
〔佛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亻、弗”,五行属水。
〔佛〕字仓颉码是OLLN,五笔是WXJH,四角号码是25227,郑码是NYND,中文电码是0154,区位码是2380。
〔佛〕字的UNICODE是U+4F5B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0315,UTF-32:00004F5B,UTF-8:E4 BD 9B。
〔佛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0789,属常用字。
〔佛〕字异体字是㚕、仏、仸、彿、𠇛、𠑵、𡗻、𡘉、𢿀、𣀪、𦤲。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中 部首:人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19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99頁,第4字
標點整理本: 第24頁,第1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符勿切,音咈。《說文》:見不諟也。又,仿佛亦作彷彿、髣髴。揚雄〈甘泉賦〉:仿佛其若夢。班固〈幽通賦〉「夢登山而迥眺,覿幽人之髣髴」,《漢書》作仿佛。
义又,捩也。《禮・曲禮》:獻鳥者,佛其首,畜鳥則勿佛。【註】恐鳥喙害人,爲小竹籠,以捩轉其首也。
义又,逆也、戾也。《禮・學記》「其施之也悖,其求之也佛」,揚子《法言》「荒乎淫,佛乎正」,與拂同。
义又,輝粲貌。黃香〈九宮賦〉:銀佛律以順游。
义又,三佛齊、佛郎機、柔佛,皆外國名。
义又,佛桑,花名。
义又,姓。明佛正。
义又,佛佗。佛者,覺也,以覺悟羣生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𡘋蒲沒切,音浡 —— 興起貌。《荀子・非十二子篇》「佛然平世之俗起焉」,與浡、勃通。
音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同「弼」。《詩・周頌》:佛時仔肩。【毛傳】佛,大也。【鄭箋】佛,輔也。
音又,叶方味切,音廢。《前漢・司馬遷敘傳》:學微術昧,或見仿佛,疑殆匪闕,違衆忤世。
义《正字通》:世傳漢明帝永平七年,佛法始入中國,非也。秦時沙門室利房等至,始皇以爲異,囚之,夜有金人破戸以出。漢武帝時,霍去病過焉支山,得休屠王祭天金人以歸,帝置之甘泉宮。金人者,浮屠所祠,今佛像卽其遺法也。哀帝時,博士弟子秦景,使伊存口授浮屠經,中土未之信。迨明帝夜夢金人飛行殿庭,以問於朝。傅毅以佛對,曰:天竺國有佛,卽神也。帝遣中郎蔡愔及秦景使天竺求之,得佛經《二十四章》、釋迦立像,倂與沙門攝騰、竺法蘭東還。以是考之,秦、西漢知有佛久矣,非明帝始也。又,古本《列子・周穆王篇》西域之國有化人,無西方聖人名佛之說,獨〈仲尼篇〉載孔子曰:西方之人有聖者。蓋假借孔子之語也。《字彙》沿《正韻》改化人爲聖人,非。
注解
〔佛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中,康熙部首是人部。
〔佛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fó、fú、bì、bó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亻、弗。
〔佛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fó] ⑴ 梵语“佛陀”,是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,亦是佛教徒对修行圆满的人的称呼⑵ 指“佛教”(世界主要宗教之一)㈡ [fú] ⑴ 〔仿~〕见“仿”。⑵ 同“拂”,违背,违反。㈢ [bì] ⑴ 同“弼”,辅弼。㈣ [bó] ⑴ 同“勃”,兴起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敷勿切頁碼第260頁,第9字續丁孫
佛
見不審也。从人弗聲。
附注《正字通》:「仿佛,亦作彷彿。」按:佛、彿、髴原為一字異體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五反切分勿反頁碼第667頁,第7行,第2字述
見不諟也。從人弗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諟,諦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𢾭勿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480頁,第3字許惟賢第650頁,第3字
仿佛也。
段注依《玉篇》。與全書例合。按《髟部》有髴。解云:髴,若似也。卽佛之或字。
从人。弗聲。
段注𢾭勿切。十五部。
白话解释
佛,看到却看不清楚。字形采用“人”作边旁,采用“弗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篆文作,由「人」、「弗」二字構成。弗,聲符,注明音讀。隸書、楷書承之而定體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佛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511頁,第7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653頁,第6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499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329頁,第13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313頁,第17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132頁,第2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932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4001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671頁,第3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202頁,第23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324頁,第9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2666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8014頁【補遺】第17192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2501頁,第3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687頁【崇文】第2745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063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七冊,第313頁,第3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765頁,第7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