債字详情

zhàiㄓㄞˋ
亻部 共13画 左右结构 U+50B5 CJK 基本汉字

亻部

13画

11

13画 (債)

左右结构

WGMY

OQMC

NCLO

25286

U 50B5

撇、竖、横、横、竖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横、撇、点

債字概述

〔債〕字拼音是(zhài),部首是亻部,总笔画是13画

〔債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亻、責”。

〔債〕字仓颉码是OQMC,五笔是WGMY,四角号码是25286,郑码是NCLO

〔債〕字的UNICODE是U+50B5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0661,UTF-32:000050B5,UTF-8:E5 82 B5。

〔債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zhàiㄓㄞˋ

基本解释

欠負的錢財。借~。欠~。還~。公~。外~。內~。~戶。~主。~權。~券。~台高築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中 部首:人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54頁,第2

同文書局本: 第114頁,第26

標點整理本: 第39頁,第15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側賣切,齋去聲。說文》:負也。今俗負財曰債。前漢・鼂錯傳》:賣田宅,鬻子孫,以償債。〈谷永傳〉:爲人起債分利受謝。

又,通作責。周禮・天官・小宰》:八成經邦治,四曰聽稱責。戰國策》:馮諼爲孟嘗君收責於薛。史記》作收債。前漢・高帝紀》:歲竟,兩家常折券棄責。讀如債。

注解

〔債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中,康熙部首是人部

〔債〕字拼音是zhài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亻、責

〔債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hài] ⑴ 欠負的錢財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八上反切側賣切頁碼266頁,第7

債債負也。从人、𧵩𧵩亦聲。

白话解释

债,负债。字形采用“人”作边旁,采用“責”作声旁,“責”也作声旁。

字形解说
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篆文作,由「人」、「責」二字構成。從人,示人欠有債務。從「責」,聲符,注明音讀,兼表義。責,本義為要求錢財,引申為負有必須償還的財貨責任。會二字得積欠他人錢財之義。楷書承之,篆文所從「責」,上體從朿聲,楷書變作「」,已失其原形而定體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
債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524頁,第1字
2陳昌治本第672頁,第5字
3黃侃手批第510頁
4說文校箋第342頁,第11字
5說文考正第322頁,第20字
6說文今釋第1167頁,第4字
7說文探原第4114頁,第2字
8說文集注第1726頁,第4字
9說文標整第208頁,第9字
10標注說文第335頁,第2字
11說文注箋第2760頁,第3字
12說文詁林第8233頁【補編】第14910頁
13古字詁林第七冊,第435頁,第7字
14古字釋要第786頁,第1字
15新附通誼第34頁,第7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