哜字详情

ㄐㄧˋjiēㄐㄧㄝzhāiㄓㄞ
口部 共9画 左右结构 U+54DC CJK 基本汉字

口部

9画

6

17画 (嚌)

左右结构

KYJH

RYKL

JSND

60024

6366

U 54DC

竖、横折、横、点、横、撇、捺、撇、竖

哜字概述

〔哜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jì、jiē、zhāi),部首是口部,总笔画是9画

〔哜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口、齐”,五行属木。

〔哜〕字仓颉码是RYKL,五笔是KYJH,四角号码是60024,郑码是JSND,区位码是6366

〔哜〕字的UNICODE是U+54DC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1724,UTF-32:000054DC,UTF-8:E5 93 9C。

〔哜〕字异体字是𠴧𠻎

汉字解释

1ㄐㄧˋ

基本解释

微微尝一点,古代行礼时的仪节之一。如“”与“”对举时,则“”特指吸入酒时只到牙齿而止,不吸入口,吸入口则称“”。
吃;吸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1.微微尝一点 taste。古代行礼时的仪节之一。又“”与“”对举时,则“”特指吸入酒时只到牙齿而止,不吸入口,吸入口则叫“
哜,尝也。从口,齐声。 —— 《说文》太保受同祭哜。 —— 《书·顾命》哜肺一。 —— 《仪礼·有司彻》主人以酢也哜之。 —— 《礼记·杂记》管弦哜哜。 —— 《玄元乐》鹍鸡鸣以哜哜。 —— 班彪《北征赋》
2.吸。
suck;
蚁喜甜芽,可哜其甜汁也。 —— 清· 徐珂《清稗类钞》

2jiēㄐㄧㄝ

基本解释

〔~~〕a.象声词,形容管弦之声;b.象声词,形容鸟鸣之声。

3zhāiㄓㄞ

基本解释

〔~啀〕笑的样子。

越南字释义

同“𩵃”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上 部首:口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489頁,第20

同文書局本: 第212頁,第9

標點整理本: 第140頁,第40

唐韻》:在詣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才詣切,𡘋音劑。說文》:嘗也。書・顧命》:太保受同祭嚌。【傳】太保既拜而祭,既祭受福,嚌至齒,則王亦至齒。禮・雜記》:小祥之祭,主人之酢也,嚌之。

又,《集韻》:前西切,音齊 —— 鳥哀聲。

又,居諧切,音皆 —— 嚌嚌,衆聲。班彪〈北征賦〉:鴈雝雝以羣翔兮,鵾雞鳴以嚌嚌;游子悲其故鄕兮,心愴悢以傷懷。

又,《集韻》:莊皆切,音齋 —— 嚌啀,笑貌。

注解

〔嚌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口部

〔嚌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jì、jiē、zhāi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口、齊

〔嚌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jì] ⑴ 微微嘗一點,古代行禮時的儀節之一。如“啐”與“嚌”對舉時,則“嚌”特指吸入酒時只到牙齒而止,不吸入口,吸入口則稱啐。⑵ 吃;吸。 [jiē] ⑴ 〔~~〕a.象聲詞,形容管弦之聲;b.象聲詞,形容鳥鳴之聲。 [zhāi] ⑴ 〔~啀〕笑的樣子。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二上反切在詣切頁碼40頁,第25

𠴧

異體

𠴧嘗也。从口亝聲。《周書》曰:「大保受同祭嚌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三反切寂帝反頁碼124頁,第3行,第2

𠴧嘗也。從口齊聲。《周書》曰:「太保受同祭嚌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二上反切在詣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218頁,第4許惟賢96頁,第8

𠴧嘗也。

段注見《儀禮》。

从口。齊聲。

段注在詣切。十五部。

《周書》曰:大𠈃受同祭嚌。

段注《顧命》文。《儀禮》多言嚌肺啐酒。據《周書》則酒至齒亦云嚌也。

嚌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74頁,第8字
2陳昌治本第113頁,第10字
3黃侃手批第101頁
4說文校箋第52頁,第20字
5說文考正第45頁,第19字
6說文今釋第159頁,第7字
7說文約注第298頁,第4字
8說文探原第745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45頁,第3字
10說文標整第30頁,第15字
11標注說文第51頁,第10字
12說文注箋第411頁,第3字
13說文詁林第2102頁【補遺】第16297頁
14通訓定聲第2288頁,第2字
15說文義證第121頁【崇文】第481頁
16說文句讀第154頁
17古字詁林第二冊,第11頁,第5字
18古字釋要第124頁,第12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