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字详情
先
先字概述
〔先〕字拼音是(xiān),部首是儿部,总笔画是6画。
〔先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𠂒、儿”,五行属金。
〔先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据甲骨文,上面是“止”( 脚 ),下面是“人”。意思是脚已走在人的前面。本义是前进,走在前面。
〔先〕字仓颉码是HGHU,五笔是TFQB,四角号码是24212,郑码是MBRD,中文电码是0341,区位码是4740。
〔先〕字的UNICODE是U+5148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0808,UTF-32:00005148,UTF-8:E5 85 88。
〔先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0446,属常用字。
〔先〕字反义词是后,异体字是选、𢓠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下 部首:儿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83頁,第2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24頁,第5字
標點整理本: 第51頁,第3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正韻》:蘇前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蕭前切,𡘋霰平聲。《說文》:先,前進也,从人、之。【徐曰】之,往也,往在人上也。一曰始也、故也。《玉篇》:前也、早也。《孝經・感應章》:必有先也。老子《道德經》:象帝之先。
义又,祖父已歾曰先。司馬遷〈報任安書〉:太上不辱先,其次不辱身。
义又,姓。《韻會》:晉有先軫。
音又,《韻會》:凡在前者謂之先,則平聲;先而導前與當後而先之,則去聲。
音又,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先見切,音霰。《增韻》:先之也。《正韻》:相導前後曰先後。《周禮・夏官・大司馬》:以先,愷樂獻于社㊟〔「以先」上有「若師有功,則左執律、右秉鉞」十一字。原文作:若師有功,則左執律、右秉鉞以先。〕。【註】先猶導也。《史記・酈食其傳》:沛公吾所願從游,莫爲我先。
义又,先事而爲曰先。《易・乾卦》:先天而天弗違。《禮・月令》:先立春三日。
义又,當後而前曰先。《左傳・文二年》:不先父食。《孟子》:疾行先長者。老子《道德經》:先天地生。
义又,《廣韻》:娣姒曰先後。《前漢・郊祀志》:神君者,長陵女子,以乳死,見神于先後宛若。【註】孟康曰:兄弟妻相謂先後。師古曰:古謂之娣姒,今關中俗呼爲先後,吳楚呼之爲妯娌。
音又,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蘇典切,音跣。〈越語〉:句踐親爲夫差先馬。《韻會》:前漢太子,太傅、少傅屬官有先馬;後漢職如謁者,太子出,則當直者前驅導威儀也。
义或作洗。
注解
〔先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儿部。
〔先〕字拼音是xiā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𠂒、儿。
〔先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据甲骨文,上面是“止”( 脚 ),下面是“人”。意思是脚已走在人的前面。本义是前进,走在前面。
〔先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xiān] ⑴ 时间在前的,次序在前的,与“后”相对⑵ 家族或民族的较早的一代或几代⑶ 对死去的人的尊称⑷ 姓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八下反切穌前切頁碼第283頁,第3字續丁孫
先
前進也。从儿从𡳿。凡先之屬皆从先。
鉉注臣鉉等曰:之人上,是先也。
附注楊樹達《積微居小學述林》:「古之與止為一文。龜甲文先字多从止……止為人足。先从儿(古人字),从止,而義為前進,猶見从人目而義為視,企从人止而義為舉踵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六反切蒐前反頁碼第716頁,第7行,第1字述
前進也。從儿、之。凡先之屬,皆從先。
鍇注臣鍇曰:「之在儿上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八下反切穌前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第1624頁,第3字許惟賢第712頁,第5字
前進也。
段注前當作歬。不行而進曰歬。凡言歬者緩詞。凡言先者急詞也。其爲進一也。
从儿之。
段注之者,出也。引伸爲往也。穌前切。古音在十三部。讀若先聲之詵。
凡先之屬皆从先。
白话解释
先,前进。字形采用“儿、之”会义。所有与先相关的字,都采用“先”作边旁。
字形解说
甲骨文從止從人,示腳趾在人前,有領先、帶領的意思。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。字有往意。篆文則誤從之從儿。隸書後形更訛變。
先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557頁,第2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708頁,第4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540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361頁,第7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342頁,第2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232頁,第1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2105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4290頁,第2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822頁,第1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220頁,第7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352頁,第4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2937頁,第2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8648頁【補遺】第17300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3229頁,第3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742頁【崇文】第2965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160頁 |
| 17 | 說文新證 | 第693頁,第1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七冊,第756頁,第1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825頁,第1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