剈字详情

𭗱

yuānㄩㄢ
刂部 共9画 左右结构 U+5248 CJK 基本汉字

刂部

9画

7

9画 (剈)

左右结构

KEJH

RBLN

JQKD

62200

U 5248

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折钩、横、横、竖、竖钩

剈字概述

〔剈〕字拼音是(yuān),部首是刂部,总笔画是9画

〔剈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肙、刂”。

〔剈〕字仓颉码是RBLN,五笔是KEJH,四角号码是62200,郑码是JQKD

〔剈〕字的UNICODE是U+5248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1064,UTF-32:00005248,UTF-8:E5 89 88。

〔剈〕字异体字是𠛭𠜟𠜠

汉字解释

yuānㄩㄢ

基本解释

剜;挑取。
盆、瓮底部的孔。
小割而深。
曲剪;曲刀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下 部首:刀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24頁,第2

同文書局本: 第140頁,第2

標點整理本: 第67頁,第23

集韻》:縈𤣥切,音淵。說文》:挑取也。一曰窐也。玉篇》:剜也。六書故》:小割而深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娟悅切,涓入聲 —— 義同。

或作𠛭

注解

〔剈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刀部

〔剈〕字拼音是yuā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肙、刂

〔剈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yuān] ⑴ 剜;挑取。⑵ 盆、瓮底部的孔。⑶ 小割而深。⑷ 曲剪;曲刀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四下反切烏玄切頁碼135頁,第34

剈挑取也。从刀肙聲。一曰窐也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八反切於旋反頁碼351頁,第1行,第2

剈挑取也。從刀肙聲。一曰窐也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四下反切烏玄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720頁,第4許惟賢320頁,第7

剈挑取也。

段注抉而取之也。挑,抉也。今俗云剜。許書無剜字。

从刀。肙聲。

段注烏玄切。十四部。

一曰窐也。

段注《穴部》曰:窐,空也。窐與剈音義通。如圭蠲之比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俗作剜,《說文》無。

今作剜。

俗作剜,《說文》無。

剈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269頁,第17字
2陳昌治本第361頁,第7字
3黃侃手批第279頁
4說文校箋第179頁,第23字
5說文考正第169頁,第21字
6說文今釋第607頁,第7字
7說文約注第1068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2486頁,第2字
9說文集注第888頁,第1字
10說文標整第108頁,第14字
11標注說文第176頁,第17字
12說文注箋第1389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4662頁【補遺】第16694頁
14通訓定聲第2927頁,第1字
15說文義證第362頁【崇文】第1445頁
16說文句讀第533頁
17章授筆記第187頁,第2字
18古字詁林第四冊,第564頁,第1字
19古字釋要第445頁,第11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