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字详情
前
前字概述
〔前〕字拼音是(qián),部首是丷部,总笔画是9画。
〔前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䒑、刖”,五行属金。
〔前〕字造字法是。本义是前进。
〔前〕字仓颉码是TBLN,五笔是UEJJ,四角号码是80221,郑码是UAQK,中文电码是0467,区位码是3916。
〔前〕字的UNICODE是U+524D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1069,UTF-32:0000524D,UTF-8:E5 89 8D。
〔前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1650,属常用字。
〔前〕字反义词是后,异体字是偂、剪、歬、𠝣、𣥑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下 部首:刀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25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40頁,第15字
標點整理本: 第68頁,第11字
音《唐韻》:昨先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才先切,𡘋音錢。《增韻》:前,後之對。又,進也。《廣韻》:先也。
义又,《禮・檀弓》:我未之前聞也。【註】猶故也。
义又,《儀禮・特牲》:祝前主人降。【註】前猶導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子淺切,湔上聲。《說文》:齊斷也。俗作剪。
音又,《正韻》:淺黑色。《周禮・春官・巾車》:木路,前樊鵠纓。【註】前,讀爲緇翦之翦,淺黑也。
音又,《韻補》叶慈鄰切,淨平聲。劉向〈九歎〉:陸魁堆以蔽視兮,雲冥冥而暗前;山峻高以無垠兮,遂曾閎而廹身。
注解
〔前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刀部。
〔前〕字拼音是qiá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䒑、刖。
〔前〕字造字法是。本义是前进。
〔前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qián] ⑴ 指空间,人面所向的一面;房屋等正门所向的一面;家具等靠外的一面,与“后”相对⑵ 指时间,过去的,往日的,与“后”相对⑶ 顺序在先的⑷ 向前行进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二上反切昨先切頁碼第49頁,第21字續丁孫
歬
異體前
不行而進謂之歬。从止在舟上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後人以齊𣃔之前為歬後字,又以羽生之翦為前齊字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三反切自先反頁碼第145頁,第7行,第1字述
不行而進,謂之歬。從止,在舟上。
鍇注臣鍇曰:「《莊子》曰:『坐而至越者,舟也。』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二上反切昨先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第269頁,第1字許惟賢第119頁,第3字
不行而進謂之歬。从止在舟上。
段注昨先切。十二部。按後人以齊𣃔之前爲歬後字。又以羽生之翦爲前齊字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前,古剪字也。
歬,前後之正字。前即翦刀之翦;翦乃假字,剪乃俗字,正當作前。
白话解释
前,不用走路却能进,这叫做“前”。字形采用“止、舟”会义,表示双脚站在船上不动。
字形解说
前,從刀、歬聲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甲骨文從止在凡(盤)中,表示在盤中洗腳。有的添加水點,有的則省去水點,後來用「湔」字來表示洗滌義。甲骨文字往往添加「彳」、「行」,表示前進之義。在古代「凡」、「舟」字形相近,容易訛寫,金文〈兮仲鐘〉從止、從舟的「歬」,已和甲骨文從止從凡的「歬」構形相近。
前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94頁,第2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41頁,第7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119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67頁,第12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61頁,第5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211頁,第1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379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941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323頁,第1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38頁,第25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67頁,第1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515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2389頁【補遺】第16338頁【後編】第18176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3057頁,第4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44頁【崇文】第573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92頁 |
| 17 | 說文新證 | 第110頁,第1字 |
| 18 | 章授筆記 | 第76頁,第4字 |
| 19 | 古字詁林 | 第二冊,第237頁,第2字 |
| 20 | 古字釋要 | 第166頁,第4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