芡字详情
芡
芡字概述
〔芡〕字拼音是(qiàn),部首是艹部,总笔画是7画。
〔芡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艹、欠”,五行属木。
〔芡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艸,欠声。本义是水生植物。又名鸡头。
〔芡〕字仓颉码是TNO,五笔是AQWU,四角号码是44802,郑码是ERO,中文电码是5349,区位码是6045。
〔芡〕字的UNICODE是U+82A1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3441,UTF-32:000082A1,UTF-8:E8 8A A1。
〔芡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二级字表中,序号3673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上 部首:艸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442頁,第4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019頁,第21字
標點整理本: 第987頁,第22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𡘋具險切,音儉。《說文》:雞頭也。揚子《方言》:䓈芡,北燕謂之䓈,靑徐淮泗之閒謂之芡,或謂之雞頭,或謂之鴈頭,或謂之烏頭。《古今註》㊟〔即《古今注》〕:葉似荷而大,葉上蹙縐如沸,實有芒刺,其中如米,可以度飢。卽今蔿子也。《周禮・天官・籩人》:加籩之實,蔆芡㮚脯。韓愈詩:平池散芡盤。
注解
〔芡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。
〔芡〕字拼音是qià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欠。
〔芡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艸,欠声。本义是水生植物。又名鸡头。
〔芡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qiàn] ⑴ 一年生水草,茎叶有刺,亦称“鸡头”⑵ 烹调时用淀粉加水调成的浓汁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巨險切頁碼第22頁,第8字續丁孫
芡
雞頭也。从艸欠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反切其閃反頁碼第83頁,第1行,第3字述
鷄頭也。從艸欠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巨儉切古音第八部頁碼第129頁,第5字許惟賢第56頁,第5字
雞頭也。
段注《周禮》加籩之實有芡注同此。《方言》䓈,芡,雞頭也。北燕謂之䓈。靑徐淮泗之閒謂之芡。南楚江湘之閒謂之雞頭。或謂之鴈頭。或謂之烏頭。
从艸。欠聲。
段注巨儉切。古音。在八部。
芡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40頁,第16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67頁,第3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69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28頁,第20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24頁,第15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86頁,第5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61頁,第2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398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32頁,第4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16頁,第22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27頁,第15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244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633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537頁,第1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73頁【崇文】第289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84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一冊,第446頁,第3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74頁,第10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