劦字详情

xiéㄒㄧㄝˊlièㄌㄧㄝˋ
力部 共6画 品字结构 U+52A6 CJK 基本汉字
三叠字

力部

6画

4

6画 (劦)

品字结构

LLLB 86 、 EEER 98

KSKSS

YMYY

40427

U 52A6

横折钩、撇、横折钩、撇、横折钩、撇

劦字概述

〔劦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xié、liè),部首是力部,总笔画是6画

〔劦〕字是品字结构,三叠字 (三角三叠字),可拆字为“力、𠠴”。

〔劦〕字仓颉码是KSKSS,五笔是LLLB86,EEER98,四角号码是40427,郑码是YMYY

〔劦〕字的UNICODE是U+52A6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1158,UTF-32:000052A6,UTF-8:E5 8A A6。

〔劦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1xiéㄒㄧㄝˊ

基本解释

古同“”,合力;同力。
急。

2lièㄌㄧㄝˋ

基本解释

用力不停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下 部首:力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39頁,第1

同文書局本: 第146頁,第22

標點整理本: 第75頁,第16

唐韻》:胡頰切;《集韻》:檄頰切,𡘋音協。說文》:同力也。山海經》:惟號之山,其風若劦。玉篇》:急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力協切,音𩭌 —— 力不輟也。

注解

〔劦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力部

〔劦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xié、liè,品字结构,可拆字为力、𠠴

〔劦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xié] ⑴ 古同“协”,合力;同力。⑵ 急。 [liè] ⑴ 用力不停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胡頰切頁碼461頁,第18

劦同力也。从三力。《山海經》曰:「惟號之山,其風若劦。」凡劦之屬皆从劦。

附注按:甲骨文像三耒,表示合力並耕的意思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六反切羊帖反頁碼1084頁,第1行,第1

劦同力也。從三力。《山海經》曰:「惟號之山,其風若劦。」凡劦之屬,皆從劦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力制切古音第八部頁碼2803頁,第1許惟賢1217頁,第11

劦同力也。

段注同力者,龢也。龢,調也。

从三力。

段注會意。胡頰切。按此字本音戾。力制切。十五部。淺人𡚶謂與恊𢣢協同音。而不知三字皆以劦會意。非以形聲也。惟不以劦爲聲。故三字皆在八部。而劦聲之荔珕則皆力制切。在十五部。

《山海經》曰:惟號之山。其風若劦。

段注《北山經》曰:母逢之山。北望雞號之山。其風如䬅。郭傳。䬅,急風皃也。音戾。或云飄風也。按郭本與許所據不同。郭《江賦》用䬅字。許意葢謂其風如幷力而起也。

凡劦之屬皆从劦。

劦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916頁,第5字
2陳昌治本第1179頁,第7字
3黃侃手批第877頁
4說文校箋第614頁,第8字
5說文考正第550頁,第7字
6說文今釋第2041頁,第1字
7說文約注第3405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6834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920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366頁,第2字
11標注說文第590頁,第16字
12說文注箋第4868頁,第3字
13說文詁林第13448頁【補遺】第18025頁
14通訓定聲第568頁,第3字
15說文義證第1217頁【崇文】第4865頁
16說文句讀第2016頁
17說文新證第923頁,第2字
18古字詁林第十冊,第439頁,第5字
19古字釋要第1270頁,第11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