卓字详情
卓
卓字概述
〔卓〕字拼音是(zhuó),部首是卜部,总笔画是8画。
〔卓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⺊、早”,五行属火。
〔卓〕字造字法是卓的古字。形声。匕形早声。“匕”表示“人”。本义是超然独立;高明;高超。
〔卓〕字仓颉码是YAJ,五笔是HJJ,四角号码是21406,郑码是IDKE,中文电码是0587,区位码是5531。
〔卓〕字的UNICODE是U+5353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1331,UTF-32:00005353,UTF-8:E5 8D 93。
〔卓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1070,属次常用字。
〔卓〕字异体字是㔬、桌、𠤚、𠤞、𠤟、𠦝、𢂚、𢂦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下 部首:十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63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56頁,第29字
標點整理本: 第86頁,第17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正韻》:竹角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側角切,𡘋音涿。《說文》:高也。早上爲卓。隸作卓。揚子《法言》:顏苦孔之卓。【註】顏之苦亡它,惟苦孔子之道卓然高堅也。
义又,《釋名》:超卓也。舉脚有所卓越也。
义又,姓。《後漢・卓茂傳》:卓茂字子康,南陽宛人也。
注解
〔卓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十部。
〔卓〕字拼音是zhuó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⺊、早。
〔卓〕字造字法是卓的古字。形声。匕形早声。“匕”表示“人”。本义是超然独立;高明;高超。
〔卓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huó] ⑴ 超高,超,不平凡⑵ 姓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竹角切頁碼第267頁,第7字續丁孫
𠤞
異體𠤟、㔬
高也。早匕爲㔬,匕卪爲卬,皆同義。
𢂦
異體卓
古文㔬。
附注按:甲骨文像以「畢」罩鳥的形狀,上為鳥的省形,下為「畢」形。篆文將「畢」的柄訛作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五反切竹角切頁碼第685頁,第3行,第1字述
高也。早匕爲㔬,匕卪爲卬,皆同義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685頁,第4行,第1字述
古文㔬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竹角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第1540頁,第1字許惟賢第675頁,第6字
高也。
段注《論語》。如有所立。卓爾。凡言卓犖,謂殊絕也。亦作卓躒。按《稽部》𥢔,特止也。《辵部》逴,遠也。《人部》倬,箸大也。皆一義之引伸。覲禮。匹馬卓上。九馬隨之。注。卓讀如卓王孫之卓。卓猶旳也。以素旳一馬爲上。素旳一馬,謂白馬也。鄭意白馬出眾故謂之卓。《史記》多叚淖爲卓。
早匕爲卓。
段注此上當有從匕早三字。匕同比。早比之,則高出於後比之者矣。
匕卪爲卬。皆同意。
段注意舊作義。今正。此與凡云某與某同,意同也。竹角切。古音在二部。
古文㔬。
段注漢隸及今隸从⺊。用古文而小篆廢矣。又疑古文恐是篆文之誤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古音如的。
白话解释
卓,高明。“早、匕”会义为,“匕、卪”会义为“卬”,都是相同的构字原理。“卓”,古文写作“
”。
字形解说
金文字形從人子,以居人之上,表示高人一等。金文子字或訛變而近於「早」字,為戰國文字、篆文、隸書、楷書所承,人字則以「匕」字取代,而隸書、楷書改曲線為直筆,使字形趨近於「卜」字。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。
卓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526頁,第3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674頁,第7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512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343頁,第10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324頁,第6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173頁,第3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2001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4127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734頁,第1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209頁,第3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336頁,第2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2775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8264頁【補遺】第17237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1314頁,第1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709頁【崇文】第2833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099頁 |
| 17 | 說文新證 | 第647頁,第1字 |
| 18 | 章授筆記 | 第347頁,第3字 |
| 19 | 古字詁林 | 第七冊,第466頁,第1字 |
| 20 | 古字釋要 | 第788頁,第7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