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字详情
南
南字概述
〔南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nán、nā),部首是十部,总笔画是9画。
〔南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十、冂、𢆉”,五行属火。
〔南〕字造字法是象形,甲骨文字形,是钟镈之类的乐器。①。本义是乐器。《诗·小雅·鼓钟》:“以雅以南。”②方位词。
〔南〕字仓颉码是JBTJ,五笔是FMUF,四角号码是40227,郑码是EDLD,中文电码是0589,区位码是3647。
〔南〕字的UNICODE是U+5357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1335,UTF-32:00005357,UTF-8:E5 8D 97。
〔南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1422,属常用字。
〔南〕字反义词是北,异体字是𡴖、𡴟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下 部首:十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63頁,第7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57頁,第5字
標點整理本: 第86頁,第23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那含切,音男。《說文》:草木至南方,有枝任也。【徐曰】南方主化育,故曰主枝任也。《前漢・律歷志》:太陽者,南方。南,任也。陽氣任養物,於時爲夏。《白虎通》:八月之律,謂之南呂何。南者,任也。言陽氣尚有任生薺麥也。
义又,樂名。《詩・小雅》:以雅以南。《韻會》:南亦雅樂名,猶九夏也,南夏皆文明之方,故名南。〈周南〉、〈召南〉亦樂名。
义又,姓。《韻會》:魯大夫南遺。《宋書・律志》:班左並馳,董南齊轡。
义又,雙南,金也。范仲淹〈金在鎔賦〉:英華既發,雙南之價彌高;鼓鑄未停,百鍊之功可待。
义又,《翻譯名義》:合掌作禮曰和南。《淳化帖・衞夫人書》:衞和南。
音又,《韻補》叶尼心切,音寧。《詩・邶風》:遠送于南。沈重讀。陸雲〈喜霽賦〉:朱明啓𠋫,凱風自南;復火正之舊司,黜后土于重隂。
注解
〔南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十部。
〔南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nán、nā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十、。
〔南〕字造字法是象形,甲骨文字形,是钟镈之类的乐器。①。本义是乐器。《诗·小雅·鼓钟》:“以雅以南。”②方位词。
〔南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nán] ⑴ 方向,早晨面对太阳,右手的一边,与“北”相对⑵ 姓。㈡ [nā] ⑴ 〔~无( mó )〕佛教用语,意思是合掌稽首,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,常加于佛、菩萨名的前面,如“~~阿弥陀佛”、“~~观世音菩萨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六下反切那含切頁碼第199頁,第2字續丁孫
南
異體𡴟、南
艸木至南方,有枝任也。从𣎵𢆉聲。
𡴖
古文。
附注郭沫若《甲骨文字研究》:「由字之形象而言,余以為殆鐘鎛之類之樂器……鐘鎛皆南陳,故其字孳乳為東南之南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二反切叔甘反頁碼第508頁,第2行,第2字述
艸木至南方有枝任也。從𣎵𢆉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南方主化育,故曰有枝任也。《毛詩》或用南爲任音也。𢆉音荏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508頁,第3行,第1字述
古文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六下反切𨙻含切古音第七部頁碼第1093頁,第2字許惟賢第483頁,第4字
艸木至南方有枝任也。
段注此亦脫誤。當云南任也。與東動也一例。下乃云艸木至南方有枝任也,發明从𣎵之意。《漢・律曆志》曰:大陽者南方。南任也。陽氣任養物。於時爲夏。云艸木至南方者,猶云艸木至夏也。有枝任者,謂夏時艸木畼楙丁壯,有所枝𠲱任載也。故从𣎵。按古南男二字相假借。
从𣎵。𢆉聲。
段注𨙻含切。古音在七部。
古文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南方草木多而茂。
白话解释
南,草木到了南方,则花繁叶茂,有枝茎可胜任。字形采用“”作边旁,采用“
”作声旁。
,这是古文写法的“南”字。
字形解说
從甲骨文到楷書,南字都是上半像懸掛的繩子,下半像鐘形的敲擊樂器。《說文》誤為「从?、?聲」不可從。在六書中屬於象形。
南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392頁,第5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505頁,第7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392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253頁,第9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244頁,第6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870頁,第2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518頁,第2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3281頁,第2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286頁,第2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154頁,第13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250頁,第4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2012頁,第2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6351頁【補遺】第16931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353頁,第1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525頁【崇文】第2097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798頁 |
| 17 | 說文新證 | 第505頁,第1字 |
| 18 | 章授筆記 | 第263頁,第3字 |
| 19 | 古字詁林 | 第六冊,第87頁,第1字 |
| 20 | 古字釋要 | 第607頁,第2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