厄字详情

èㄟˋ
厂部 共4画 半包围结构 U+5384 CJK 基本汉字
二级汉字通用字

厂部

4画

2

4画 (厄)

半包围结构

会意字

DBV

MSU

GGYY

71212

0618

2282

U 5384

横、撇、横折钩、竖弯钩

厄字概述

〔厄〕字拼音是(è),部首是厂部,总笔画是4画

〔厄〕字是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“厂、㔾”,五行属土。

〔厄〕字仓颉码是MSU,五笔是DBV,四角号码是71212,郑码是GGYY,中文电码是0618,区位码是2282

〔厄〕字的UNICODE是U+5384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1380,UTF-32:00005384,UTF-8:E5 8E 84。

〔厄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二级字表中,序号3514

〔厄〕字异体字是𠂘𠂬𠨗𠨳𢀴𢨤𢨩𨸷

汉字解释

èㄟˋ

基本解释

困苦、灾难。~运。~境。
阻塞。阻~。
险要的地方。险~。
木节。
没有肉的骨头。

详细解释

形容词
厂卪会意。“”象山崖,“”象人在崖洞下卷曲身子不得伸展。本义:困厄,遭遇困境) 同本义 poverty-stricken 戹,隘也。从户,乙声,字亦作厄。——《说文》 厄,困也。——《苍颉篇》 厄难,勤苦之事也。——《诗·谷风》笺 能济其厄涣。——《易·解注》 仲尼厄而作《春秋》。—— 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 又
厄气(倒霉气);厄难(困苦;遭遇不幸);厄困(艰难窘迫);厄苦(困苦);厄急(艰难急迫。
动词
为难;迫害 make things difficult for; injure; persecute 两贤岂相厄哉?——《史记·季布栾布列传》 又
厄日(遭灾受难之日)
名词
1.灾难。
disaster;
能济其厄。 —— 西晋· 左思《魏都赋》
厄劫(危难,灾难);厄会(众灾会合);厄害(危难祸害)
2.险要的地方 。
strategic point;
险厄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下 部首:厂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72頁,第10

同文書局本: 第160頁,第18

標點整理本: 第90頁,第18

唐韻》、《集韻𡘋五果切,音𡛖說文》:科厄,木節也,从卩、从厂,會意。廣韻》:木節,亦作𫨂

又,《玉篇》:厄,果也,無肉骨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吾禾切,音吪 —— 同「枙」。木節曰枙。

又,《玉篇》、《廣韻》、《集韻𡘋於革切 —— 同「戹」。郭忠恕《佩觿集》:有以科厄之厄爲困戹,其順非有如此者。

注解

〔厄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厂部

〔厄〕字拼音是è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厂、㔾

〔厄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è] ⑴ 困苦、灾难⑵ 阻塞⑶ 险要的地方⑷ 木节。⑸ 没有肉的骨头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九上反切五果切頁碼300頁,第7

𠨳

異體𢀴、厄、𠂬

𠨳科厄,木節也。从卪厂聲。賈侍中說,以爲厄,裹也。一曰厄,蓋也。

鉉注臣鉉等曰:厂非聲,未詳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七反切五果反頁碼748頁,第4行,第2

𠨳科厄木節也。從卪𠂆聲。賈侍中說:以爲厄裹也。一曰巵葢也。

鍇注臣鍇曰:「𠂆音移,巵從此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九上反切五果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1721頁,第3許惟賢753頁,第6

𠨳科厄,

段注逗曡韵字。

木卪也。

段注卪各本作節。誤。今正。凡可表識者皆曰卪。竹之卪曰節。木之卪曰科厄。易曰:艮於木爲多節。科厄。胅起之皃。

从卪。厂聲。

段注五果切。《玉篇》牛戈切。十七部。按厂聲在十六部。合韵冣近也。

賈侍中說。㠯爲厄,

段注逗。

裹也。

段注別一義。不連科字。

一曰厄,

段注逗。

葢也。

段注又一義。不連科字。

白话解释

厄,科厄,树木的节。字形采用“卪”作边旁,“厂”是声旁。贾侍中说,他以为“厄”是“裹”的意思。另一说法,厄,是盖子。

字形解说
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。厄字像套在牲口脖子上的曲木。篆文訛變為從卩、厂聲。後為困厄義所專用,而轉注為從車、厄聲的「軛」字。在六書中屬於象形。

厄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590頁,第2字
2陳昌治本第747頁,第6字
3黃侃手批第570頁
4說文校箋第382頁,第10字
5說文考正第359頁,第9字
6說文今釋第1294頁,第1字
7說文約注第2218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4468頁,第2字
9說文集注第1912頁,第5字
10說文標整第233頁,第15字
11標注說文第372頁,第7字
12說文注箋第3088頁,第3字
13說文詁林第9019頁【補遺】第17366頁
14通訓定聲第1921頁,第1字
15說文義證第772頁【崇文】第3085頁
16說文句讀第1225頁
17古字詁林第八冊,第109頁,第1字
18古字釋要第862頁,第5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