叩字详情
叩
叩字概述
〔叩〕字拼音是(kòu),部首是口部,总笔画是5画。
〔叩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口、卩”,五行属木。
〔叩〕字造字法是《说文》无“叩”字,只有“敂”字。《说文》:“敂,击也。从攴,句声。读若扣。”从“攴”( pū ),表示与击打有关。本义是击,敲打。
〔叩〕字仓颉码是RSL,五笔是KBH,四角号码是67020,郑码是JYVV,中文电码是0661,区位码是6321。
〔叩〕字的UNICODE是U+53E9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1481,UTF-32:000053E9,UTF-8:E5 8F A9。
〔叩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0254。
〔叩〕字异体字是口、扣、敂、𢼒、𧥣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上 部首:口部
武英殿刻本: 第400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72頁,第4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00頁,第4字
音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丘𠋫切,音𡨥。《玉篇》:叩,擊也。《禮・樂記》㊟〔「叩之以小者,則小鳴;叩之以大者,則大鳴」為〈學記〉文〕:叩之以小者,則小鳴;叩之以大者,則大鳴。《論語》:以杖叩其脛。《公羊傳・僖十九年》:其用之社奈何,蓋叩其鼻以血社也。《史記・秦始皇紀》:叩關而攻秦。
义又,《集韻》:以手至首也。《正字通》:稽顙曰叩首。《前漢・李陵傳》:叩頭自請。
义又,《韻會》:問也、發也。《論語》:我叩其兩端而竭焉。【疏】叩,發動也。
音又,《廣韻》、《正韻》:苦后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去厚切,𡘋音口。《廣韻》:叩頭。
义又,《正韻》:問也。本作𮗷。
义又,《廣韻》與扣同,亦擊也。
音又,叶孔五切,音苦。韓愈〈元和聖德〉詩:取之江中,枷脰械手;婦女纍纍,啼哭拜叩。手音暑。
卷目:考證・丑集上 部首:口部
愛日堂藏本: 第87頁,第2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640頁,第36字
《禮・樂記》叩之以小者,則小鳴。叩之以大者,則大鳴。
謹照原書樂記改學記。
注解
〔叩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口部。
〔叩〕字拼音是kòu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口、卩。
〔叩〕字造字法是《说文》无“叩”字,只有“敂”字。《说文》:“敂,击也。从攴,句声。读若扣。”从“攴”( pū ),表示与击打有关。本义是击,敲打。
〔叩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kòu] ⑴ 敲打⑵ 旧时一种礼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苦候切頁碼第99頁,第1字續丁孫
𢼒
異體敂
擊也。从攴句聲。讀若扣。
附注錢坫斠詮:「凡經典扣擊之扣,皆當作敂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六反切可候反頁碼第263頁,第6行,第1字述
撃也。從攴句聲,讀若扣。
鍇注臣鍇曰:「《周禮》『敂關』字如此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苦𠋫切古音第四部頁碼第500頁,第2字許惟賢第224頁,第2字
擊也。
段注《周禮》。凡四方之賔客敂關。《宋書》《山居賦》〉敂弦,卽《江賦》之叩舷也。舟底曲如弓。故其上曰弦。自扣叩行而敂廢矣。《手部》扣,牽馬也。無叩字。
从攴。句聲。讀若扣。
段注苦𠋫切。四部。
敂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194頁,第13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267頁,第7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212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131頁,第6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125頁,第18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446頁,第4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764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1800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648頁,第1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79頁,第6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130頁,第5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971頁,第2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3698頁【補遺】第16554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1398頁,第2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264頁【崇文】第1053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376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三冊,第692頁,第2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340頁,第4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