叮字详情

dīngㄉㄧㄥ
口部 共5画 左右结构 U+53EE CJK 基本汉字
一级汉字常用字通用字

口部

5画

2

5画 (叮)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KSH

RMN

JAI

61020

0666

2203

U 53EE

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竖钩

叮字概述

〔叮〕字拼音是(dīng),部首是口部,总笔画是5画

〔叮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口、丁”,五行属火。

〔叮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口,丁声。本义是切嘱。如:叮咛。

〔叮〕字仓颉码是RMN,五笔是KSH,四角号码是61020,郑码是JAI,中文电码是0666,区位码是2203

〔叮〕字的UNICODE是U+53EE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1486,UTF-32:000053EE,UTF-8:E5 8F AE。

〔叮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一级字表中,序号0241,属常用字

汉字解释

dīngㄉㄧㄥ

基本解释

再三嘱咐。~嘱。~咛(亦作“丁宁”)。
追问。~问。
蚊虫等用针形口器吸食。被蚊子~了一口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1.形声。从口,丁声。本义:切嘱。
叮咛。
2.同本义 。
give advice repeatedly;
千叮万嘱。
3.虫类用针形口器刺人。
sting;
力叮不释。 —— 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叮得满身是红块。
4.比喻紧跟不放 。
stick with;
一些人在叮他;叮问。
5.〈方〉∶追问 。
question closely;
跟着我又叮了他一句,他说明天准去,我才放心。
象声词
形容清脆的响声 。
tickling sound;
叮咚;叮铃;叮叮当当;叮当响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上 部首:口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401頁,第3

同文書局本: 第172頁,第11

標點整理本: 第100頁,第10

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正韻𡘋當經切,音丁。玉篇》:叮嚀,囑付也。

又,通作丁寧。後漢・郎覬傳》:丁寧再三,留神於此。

注解

〔叮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口部

〔叮〕字拼音是dī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口、丁

〔叮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口,丁声。本义是切嘱。如:叮咛。

〔叮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dīng] ⑴ 再三嘱咐⑵ 追问⑶ 蚊虫等用针形口器吸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