固字详情
固
固字概述
〔固〕字拼音是(gù),部首是囗部,总笔画是8画。
〔固〕字是全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“囗、古”,五行属木。
〔固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囗( wéi ),“围”的古体字,象四周围起来的样子,古声。本义是坚,坚固。
〔固〕字仓颉码是WJR,五笔是LDD,四角号码是60604,郑码是JDEJ,中文电码是0942,区位码是2544。
〔固〕字的UNICODE是U+56FA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2266,UTF-32:000056FA,UTF-8:E5 9B BA。
〔固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1093,属常用字。
〔固〕字异体字是怘、痼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上 部首:囗部
武英殿刻本: 第503頁,第14字
同文書局本: 第218頁,第3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49頁,第31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古慕切,音顧。《說文》:四塞也。从囗,古聲。徐鍇曰:淮南子謂九州之險,爲九州之塞也。《禮・禮運》:城郭溝池以爲固。《周禮・夏官・掌固》:掌修城郭溝池樹渠之固。【註】掌國所依阻者。城郭已下數事,皆是牢固之事也。《孟子》:固國不以山谿之險。
义又,《唐韻》:堅也。《論語》:學則不固。《詩・魯頌》:式固爾猷,淮夷卒獲。《禮・曲禮》:將適舍求無固。【註】就館不能無求於主人,執所欲,而必得之,非爲客之義。
义又,《廣韻》:再辭也。《書・大禹謨》:禹拜稽首固辭。《禮・投壷》:敢固以請。【註】固之言如故也,如故者,重辭也。
义又,執一不通也。《論語》:非敢爲佞也,疾固也。《孟子》:固哉,高叟之爲詩也。
义又,鄙陋也。《禮・曲禮》:輟朝而顧君子謂之固。【註】謂鄙野不達禮也。又,〈哀公問〉:公曰:寡人固不固,焉得聞此言。【註】固,陋也。
义又,本然之詞。《孟子》:天下固畏齊之强也。【又】固所願也。
义又,已然之詞。《孟子》:夫世祿,滕固行之矣。又,屈原〈離騷〉:自前世而固然。
义又,常然之詞。《孟子》:若固有之。
义又,固守也。《論語》:君子固窮。
义又,姓。《說苑》有固乗。又,僕固,複姓。唐有僕固懷恩。
义又,固始,漢侯國名。成固,縣名。固陵,聚名。《後漢・郡國志》:固始國,屬豫州汝南郡。成固,屬益州漢中郡。固陵,屬豫州陳國陽夏縣。
义又,與錮通。《禮・月令》:季冬行春令,國多固疾。【註】謂久疾不瘥也。
注解
〔固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囗部。
〔固〕字拼音是gù,全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囗、古。
〔固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囗( wéi ),“围”的古体字,象四周围起来的样子,古声。本义是坚,坚固。
〔固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gù] ⑴ 结实,牢靠⑵ 坚定,不变动⑶ 本,原来⑷ 鄙陋(见识浅少)。⑸ 姓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六下反切古慕切頁碼第203頁,第11字續丁孫
固
四塞也。从囗古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二反切古路反頁碼第518頁,第5行,第1字述
四塞也。從囗古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《周禮》曰:『負固不服守,天下之要塞也。』《淮南子》謂九州之險爲九州之塞:大汾也;黽阸也;荊阮也;方城也;殽阪也;井陘也;今庇也;句注也;居庸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六下反切古慕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1111頁,第3字許惟賢第490頁,第8字
四塞也。
段注四塞者無罅漏之謂。《周禮》夏官掌固注云:固,國所依阻者也。國曰固。野曰險。按凡堅牢曰固。又事之巳然者曰固,卽故之假借字也。漢官掌故,唐官多作掌固。
从囗。古聲。
段注古慕切。五部。
白话解释
固,四周阻塞不易进出。字形采用“囗”作边旁,“古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金文從囗、聲,「
」即「古」。金文中「古」或有作「
」(〈中山王
方壺〉),口中一畫,當是飾筆。從囗表示四周閉塞不通,古為不表義的聲符。戰國文字則將「
」連筆變形而作
,而後篆文、隸書及楷書之形皆作從囗、古聲的字形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固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400頁,第5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513頁,第6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398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257頁,第5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249頁,第5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885頁,第3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540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3322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309頁,第1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157頁,第26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254頁,第1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2043頁,第2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6441頁【補遺】第16944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1646頁,第1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534頁【崇文】第2133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814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六冊,第155頁,第1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617頁,第6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