坦字详情
坦
坦字概述
〔坦〕字拼音是(tǎn),部首是土部,总笔画是8画。
〔坦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土、旦”,五行属土。
〔坦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土,旦声。本义是平而宽广。
〔坦〕字仓颉码是GAM,五笔是FJGG,四角号码是46110,郑码是BKA,中文电码是0982,区位码是4425。
〔坦〕字的UNICODE是U+5766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2374,UTF-32:00005766,UTF-8:E5 9D A6。
〔坦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0962,属常用字。
〔坦〕字异体字是憻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中 部首:土部
武英殿刻本: 第527頁,第16字
同文書局本: 第226頁,第18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58頁,第12字
音《廣韻》、《正韻》:它但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儻旱切,𡘋灘上聲。《說文》:寬也、平也。《易・履卦》:履道坦坦。
义又,姓。宋有坦中庸。
义亦作憚。又,通壇。見壇字註。
注解
〔坦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中,康熙部首是土部。
〔坦〕字拼音是tǎ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土、旦。
〔坦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土,旦声。本义是平而宽广。
〔坦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tǎn] ⑴ 宽而平⑵ 心地平静,没有隐瞒⑶ “坦腹”的简称,指女婿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他但切頁碼第454頁,第9字續丁孫
坦
安也。从土旦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六反切他但反頁碼第1067頁,第4行,第1字述
安也。從土旦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他但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2748頁,第1字許惟賢第1194頁,第5字
安也。
段注《論語》曰:君子坦蕩蕩。按魯讀爲坦湯湯。此如《陳風》子之湯兮傳曰:湯,蕩也。謂湯爲蕩之叚借字也。司馬相如賦叚壇爲坦。
从土。旦聲。
段注他但切。十四部。
白话解释
坦,安定。字形采用“土”作边旁,“旦”是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。從戰國簡帛文字至隸書,皆從土、旦聲。從土,在字中表示與土地相關之義;從旦,表示音讀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坦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899頁,第9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157頁,第8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862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603頁,第11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539頁,第5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998頁,第3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3346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6702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866頁,第3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359頁,第3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579頁,第9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4777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3219頁【補遺】第17987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2950頁,第5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196頁【崇文】第4781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976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十冊,第235頁,第2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1250頁,第3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