塵字详情
塵
塵字概述
〔塵〕字拼音是(chén),部首是土部,总笔画是14画。
〔塵〕字是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“鹿、土”。
〔塵〕字造字法是會意。《說文》从三“鹿”,从“土”,表示鹿羣行揚起塵土的意思。楷書簡去重迭的部分,只保留一個“鹿”。現行簡化字“塵”,也是一個从“小”从“土”的會意字。本义是塵土。
〔塵〕字仓颉码是IPG,五笔是YNJF86,OXXF98,四角号码是00214,郑码是TXB。
〔塵〕字的UNICODE是U+5875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2645,UTF-32:00005875,UTF-8:E5 A1 B5。
〔塵〕字异体字是尘、𡐪、𡑁、𡒲、𡔚、𦧄、𪋻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中 部首:土部
武英殿刻本: 第551頁,第19字
同文書局本: 第236頁,第38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68頁,第39字
音《唐韻》:直珍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池鄰切,𡘋音陳 —— 埃也。《爾雅・釋詁》久也,謂塵垢稽久也。《詩・小雅》:無將大車,祗自塵兮。《後漢・班固傳》:風伯淸塵。《拾遺記》:石虎起樓四十丈,異香爲屑,風起則揚之,名芳塵。《嶺南表異錄》:犀角爲簪梳,塵不著髮,名辟塵犀。
义又,淫視爲遊塵。見〈榖梁序〉疏。
义又,明窻塵,丹砂,藥名。李白〈草創大還〉詩:髣
明窻塵。
义又,梵書《圓覺經》:根塵虛妄。【註】根塵,六根之塵,謂眼耳鼻舌心意。又,《列仙傳》:麻姑謂王方平曰:見東海三變爲桑田,今將行復揚塵乎。
义又,姓。見《統譜》。
音又,叶直連切,音廛。班彪〈北征賦〉:忽進路以息節兮,飮予馬兮洹泉;朝露漸予冠蓋兮,衣晻藹而蒙塵。
注解
〔塵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中,康熙部首是土部。
〔塵〕字拼音是chén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鹿、土。
〔塵〕字造字法是會意。《說文》从三“鹿”,从“土”,表示鹿羣行揚起塵土的意思。楷書簡去重迭的部分,只保留一個“鹿”。現行簡化字“塵”,也是一個从“小”从“土”的會意字。本义是塵土。
〔塵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chén] ⑴ 飛揚的灰土⑵ 佛家、道家指人間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上反切直珍切頁碼第327頁,第15字續丁孫
𪋻
異體塵
鹿行揚土也。从麤从土。
𡔚
籒文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羣行則塵土甚,引申為凡揚土之偁。」朱駿聲《通訓定聲》:「𪋻,亦省作塵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九反切值辰反頁碼第804頁,第2行,第1字述
鹿行揚土也。從麤,從土。
鍇注臣鍇曰:「會意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804頁,第2行,第2字述
籒文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上反切直珍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第1886頁,第2字許惟賢第824頁,第2字
鹿行揚土也。
段注羣行則揚土甚。引伸爲凡揚土之偁。《土部》曰:埃,塵也。塺,塵也。坋,塵也。《釋詁》。塵,久也。卽《桑柔》傳之塡,久也。《東山》傳。烝,窴也。箋云:古者聲窴塡塵同也。又《甫田》傳曰:尊者食新。農夫食陳。按窴塡塵陳四字同音。皆訓久。當是塡爲正字。塡者,𡨄也。𡨄則安定。窴鎭與塡同。塵陳皆叚借字也。
从麤土。
段注不入《土部》者,重麤也。直珍切。十二部。
籒文。
段注揚土上散。故从二土在上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陳陳相因當作此字。古人「常久」字作填,今作「鎮日」。
有二義:一訓久,今作陳,乃塵之借。古作填,今作鎮日之鎮。又訓堆積。
塵塵相因,新陳亦=新塵。
陳陳相因當作𪋻字。
塵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644頁,第5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814頁,第4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621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417頁,第14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389頁,第2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404頁,第2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2399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4810頁,第2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071頁,第2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255頁,第14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404頁,第3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3358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9717頁【補遺】第17476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3293頁,第3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843頁【崇文】第3369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347頁 |
| 17 | 說文新證 | 第747頁,第2字 |
| 18 | 章授筆記 | 第405頁,第5字 |
| 19 | 古字詁林 | 第八冊,第546頁,第1字 |
| 20 | 古字釋要 | 第927頁,第3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