嶓字详情

𭗱

ㄅㄛ
山部 共15画 左右结构 U+5D93 CJK 基本汉字
三级汉字通用字

山部

15画

12

15画 (嶓)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MTOL

UHDW

LLPK

22769

8348

U 5D93

竖、竖折/竖弯、竖、撇、点、撇、横、竖、撇、捺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

嶓字概述

〔嶓〕字拼音是(bō),部首是山部,总笔画是15画

〔嶓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山、番”,五行属土。

〔嶓〕字仓颉码是UHDW,五笔是MTOL,四角号码是22769,郑码是LLPK,中文电码是8348

〔嶓〕字的UNICODE是U+5D93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3955,UTF-32:00005D93,UTF-8:E5 B6 93。

〔嶓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三级字表中,序号7781

汉字解释

ㄅㄛ

基本解释

〔~冢〕古山名(a。在今中国甘肃省成县东北;b。在今中国陕西省勉县西南)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寅集中 部首:山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759頁,第17

同文書局本: 第319頁,第31

標點整理本: 第259頁,第16

廣韻》:博禾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補禾切,𡘋音波 —— 嶓冢,山名。書・禹貢》:嶓冢導漾。【註】卽梁州之嶓山,形如冢,故名。前漢・地理志》:山在隴西郡氐道縣,漢水出焉。

又,《五音集韻》:補過切,音播 —— 義同。

注解

〔嶓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中,康熙部首是山部

〔嶓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山、番

〔嶓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bō] ⑴ 〔~冢〕古山名(a。在今中国甘肃省成县东北;b。在今中国陕西省勉县西南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