庱字详情

𭗱

chěngㄔㄥˇ
广部 共11画 半包围结构 U+5EB1 CJK 基本汉字
三级汉字

广部

11画

8

11画 (庱)

半包围结构

YFWT 86 、 OFWT 98

IGCE

TGOR

00247

U 5EB1

点、横、撇、横、竖、横、撇、点、撇、横撇/横钩、捺

庱字概述

〔庱〕字拼音是(chěng),部首是广部,总笔画是11画

〔庱〕字是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“广、夌”。

〔庱〕字仓颉码是IGCE,五笔是YFWT86,OFWT98,四角号码是00247,郑码是TGOR

〔庱〕字的UNICODE是U+5EB1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4241,UTF-32:00005EB1,UTF-8:E5 BA B1。

〔庱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三级字表中,序号7220

汉字解释

chěngㄔㄥˇ

基本解释

〔~亭〕古地名,在今中国江苏省丹阳市。。
姓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寅集下 部首:广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831頁,第3

同文書局本: 第347頁,第2

標點整理本: 第289頁,第30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丑拯切;《正韻》:丑逞切,𡘋僜上聲。玉篇》:亭名。〈吳志・孫權傳〉:親乗馬,射虎於庱亭。元和郡國志》:庱亭,在丹陽縣東四十七里。
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丑升切,音僜。又,《集韻》:閭承切,音陵 —— 義𡘋同。

注解

〔庱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下,康熙部首是广部

〔庱〕字拼音是chěng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广、夌

〔庱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chěng] ⑴ 〔~亭〕古地名,在今中国江苏省丹阳市。。⑵ 姓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九下反切丑抍切頁碼310頁,第5

庱地名。从广,未詳。

庱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611頁,第8字
2陳昌治本第773頁,第3字
3黃侃手批第590頁
4說文校箋第396頁,第9字
5說文考正第371頁,第18字
6說文今釋第1338頁,第1字
7說文探原第4608頁,第1字
8說文集注第1974頁,第3字
9說文標整第242頁,第1字
10標注說文第384頁,第9字
11說文注箋第3181頁,第1字
12說文詁林第9284頁
13古字詁林第八冊,第292頁,第2字
14古字釋要第889頁,第4字
15新附通誼第44頁,第1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