惑字详情
惑
惑字概述
〔惑〕字拼音是(huò),部首是心部,总笔画是12画。
〔惑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或、心”,五行属水。
〔惑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心,惑声。本义是疑惑,分辨不清。
〔惑〕字仓颉码是IMP,五笔是AKGN,四角号码是53330,郑码是HMAW,中文电码是1910,区位码是2783。
〔惑〕字的UNICODE是U+60D1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4785,UTF-32:000060D1,UTF-8:E6 83 91。
〔惑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2581,属常用字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上 部首:心部
武英殿刻本: 第933頁,第13字
同文書局本: 第390頁,第34字
標點整理本: 第335頁,第10字
音《廣韻》、《正韻》:戸國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穫北切。《說文》:亂也。从心,或聲。《廣韻》:迷也。《增韻》:疑也。
义又,《諡法》:滿志多窮曰惑。
义又,熒惑,星名。
义又,或作掝。《荀子・不苟篇》:誰能以己之僬僬,受人之掝掝。
义亦通作或。《孟子》:無或乎,王之不智也。《史記・賈誼・服鳥賦》:衆人或或。本作或,後加心以別之。
注解
〔惑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上,康熙部首是心部。
〔惑〕字拼音是huò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或、心。
〔惑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心,惑声。本义是疑惑,分辨不清。
〔惑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huò] ⑴ 心疑不定,不明白对还是不对⑵ 使迷乱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胡國切頁碼第354頁,第34字續丁孫
惑
亂也。从心或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反切胡國反頁碼第861頁,第4行,第3字述
亂也。從心或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胡國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2041頁,第4字許惟賢第892頁,第8字
亂也。
段注亂者,治也。疑則當治之。古多叚或爲惑。
从心。或聲。
段注胡國切。一部。
白话解释
惑,内心迷乱。字形采用“心”作边旁,采用“或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。戰國末中山王銅器已經用為疑惑義。字從心、或聲(唯相對於篆文,或字省一短橫)。戰國楚竹簡字形承襲金文,有缺一橫畫。而秦竹簡則見完整的從或聲。篆文字形上接秦簡。《說文》:「惑,亂也。从心、或聲。」段注:「古多叚或為惑。」隸楷以後字形均承篆文而來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惑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700頁,第6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886頁,第1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673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455頁,第11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422頁,第6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527頁,第3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2599頁,第2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5181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247頁,第3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278頁,第10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441頁,第6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3642頁,第4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0456頁【補遺】第17589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886頁,第1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905頁【崇文】第3617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469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八冊,第1028頁,第1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992頁,第7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