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字详情
感
感字概述
〔感〕字拼音是(gǎn),部首是心部,总笔画是13画。
〔感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咸、心”,五行属木。
〔感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心,咸声。本义是感动。
〔感〕字仓颉码是IRP,五笔是DGKN,四角号码是53330,郑码是HMJW,中文电码是1949,区位码是2448。
〔感〕字的UNICODE是U+611F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4863,UTF-32:0000611F,UTF-8:E6 84 9F。
〔感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2875,属常用字。
〔感〕字异体字是憾、𢦡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上 部首:心部
武英殿刻本: 第944頁,第13字
同文書局本: 第395頁,第21字
標點整理本: 第340頁,第16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古禫切,甘上聲。《廣韻》:動也。从心咸聲。《增韻》:格也、觸也。《易・咸卦》:天地感而萬物化生,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。
音又,《字彙補》:戸坎切 —— 與撼通。《詩・召南》:無感我帨兮。
音又,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𡘋胡紺切 —— 與憾通,恨也。《左傳・昭十一年》:唯蔡於感。
义咸有感義,故感字从咸。
注解
〔感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上,康熙部首是心部。
〔感〕字拼音是gǎ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咸、心。
〔感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心,咸声。本义是感动。
〔感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gǎn] ⑴ 觉出⑵ 使在意识、情绪上起反应;因受刺激而引起的心理上的变化⑶ 对人家的好意表示谢意㈡ [hàn] ⑴ 通“撼”。不满足。⑵ 通“撼”。搖動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古禫切頁碼第356頁,第14字續丁孫
感
動人心也。从心咸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反切苟坎反頁碼第864頁,第6行,第2字述
動人心也。從心咸聲。
鍇注臣鍇按:《易》曰:「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。」《詩》曰:「無感我帨兮。」感,動也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古禫切古音第七部頁碼第2049頁,第3字許惟賢第896頁,第4字
動人心也。
段注許書有感無憾。《左傳》、《漢書》憾多作感。葢憾淺於怨怒,才有動於心而已。
从心。咸聲。
段注古禫切。古音在七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憾从二心,乃俗字,古只作感。凡人有所恨亦是動于心。
白话解释
感,使人心动。字形采用“心”作边旁,采用“咸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從金文,篆文一直到隸書、楷書,感的形構皆係從心、咸聲。從心,表示與心境相關;咸聲,表示音讀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感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703頁,第7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891頁,第1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676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458頁,第8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424頁,第7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534頁,第6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613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5211頁,第2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259頁,第1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279頁,第25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444頁,第2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3657頁,第2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0499頁【補遺】第17592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404頁,第4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910頁【崇文】第3637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477頁 |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437頁,第8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八冊,第1046頁,第2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995頁,第13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