才字详情
才
才字概述
〔才〕字拼音是(cái),部首是一部,总笔画是3画,是独体字。
〔才〕字是独体字,五行属金。
〔才〕字造字法是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一横表示土地,下面象草木的茎( 嫩芽 )刚刚出土,其枝叶尚未出土的样子。本义是草木初生。
〔才〕字仓颉码是DH,五笔是FTE,四角号码是40200,郑码是DMVV,中文电码是2088,区位码是1837。
〔才〕字的UNICODE是U+624D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5165,UTF-32:0000624D,UTF-8:E6 89 8D。
〔才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0029,属常用字。
〔才〕字异体字是哉、纔、𧴶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中 部首:手部
武英殿刻本: 第998頁,第2字
同文書局本: 第416頁,第30字
標點整理本: 第363頁,第38字
音《唐韻》:昨哉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牆來切,𡘋音裁。《說文》:艸木之初也。从丨,上貫一,將生枝葉。一,地也。【徐曰】上一,初生岐枝;下一,地也。《六書正譌》:才,木質也。在地爲木,既伐爲才,象其枝根斬伐之餘。从木省,別作材,非。
义又,天地人爲三才。《易・繫辭》:有天道焉、有人道焉、有地道焉,兼三才而兩之㊟〔「三才」,〈繫辭〉作「三材」,〈說卦〉作「三才」〕,故六。
义一曰能也。《禮・文王世子》:必取賢斂才焉。《論語》:才難,不其然乎。《前漢・武帝紀》:其令州縣舉茂才異等。《唐書・百官志》:擇人以四才。邵堯夫曰:臨大事然後見才之難。才者,天之良質也,學者所以成其才也。
义又,質也、力也。《詩・魯頌》:思無期,思馬斯才。【傳】多材也。《孟子》:非天之降才爾殊也。《近思錄》:性出於天,才出於氣,氣淸則才淸,氣濁則才濁。
义又,姓。明尙書才寬。
音又,《集韻》:通作材。《說文》:材,水挺也,从木,才聲。【徐曰】木勁直可用,故曰入山掄可爲材者。人之有才,義出於此。
音又,《正韻》與纔通,古用才爲纔始字。《晉書・謝混傳》:才小冨貴,便豫人家事。
义又,與裁通。《戰國策》:惟王才之。
义又,與財通。《前漢・揚雄傳》:財足以奉宗廟。
音又,《集韻》:將來切 —— 與哉同,亦始也。《爾雅・釋詁》〔疏〕:哉,古文作才。以聲近,借爲哉始之哉。
音又,作代切,音再 —— 義同。
音又,叶卽由切,音遒。焦氏《易林》:季子多才,使我不憂。
注解
〔才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。
〔才〕字拼音是cái,独体字。
〔才〕字造字法是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一横表示土地,下面象草木的茎( 嫩芽 )刚刚出土,其枝叶尚未出土的样子。本义是草木初生。
〔才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cái] ⑴ 能力⑵ 从才能方面指某类人⑶ 副词。①方,始:昨天~来。现在~懂得这个道理。②仅仅:~用了两元。来了~十天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六上反切昨哉切頁碼第196頁,第2字續丁孫
才
艸木之初也。从丨上貫一,將生枝葉。一,地也。凡才之屬皆从才。
鉉注徐鍇曰:「上一,初生岐枝也。下一,地也。」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何琳儀《戰典》『弋』从『才』分化;陳劍《釋造》以為『才』係『弋(杙)』之分化字。案:以形義而言,弋為名詞,才為副詞,理當『弋』為象形本字,『才』為分化字,才、弋二字聲韻俱近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二反切錢來反頁碼第503頁,第6行,第1字述
艸木之初也。從丨上貫一,將生枝葉。一,地也。凡才之屬,皆從才。
鍇注臣鍇曰:「丨,草木也;上一,初生歧枝也;下一,地也。古亦用此,爲纔始字。又,引古文《尚書》者亦用此爲哉生魄字,此一部内無字,而云凡才之屬者,爲有材財及𢦔,從才在他部也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六上反切昨哉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1086頁,第1字許惟賢第478頁,第2字
艸木之初也。
段注引伸爲凡始之偁。《釋詁》曰:初哉始也哉卽才。故哉生明亦作才生明。凡才材財裁纔字以同音通用。
從丨上貫一。將生枝葉也。一,
段注逗。
地也。
段注一謂上畫也。將生枝葉謂下畫。才有莖出地而枝葉未出。故曰將。艸木之初而枝葉畢寓焉。生人之初而萬善畢具焉。故人之能曰才。言人之所藴也。凡艸木之字才者,初生而枝葉未見也。屮者,生而有莖有枝也。㞢者,枝莖益大也。㞢者,益茲上進也。此四字之先後次弟。昨哉切。一部。
凡才之屬皆從才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引申為人才。
艸木之初,猶言艸之性。《孟子》:「若夫為不善,非才之罪也」,才亦謂性,今所謂本能,引申為才能。
白话解释
才,草木初生的样子。字形由“丨、一”构成,“丨”像草木之茎贯穿地面,将生而未生枝叶;“一”表示地面。所有与才相关的字,都采用“才”作边旁。
字形解说
甲骨文作,像草木初生之形。草木初生曰才,出而萌芽曰屮。金文承自甲骨文,金文以降,皆承自甲骨文,而略有變易,迄楷書而定體。在六書中屬於象形。
才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386頁,第9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502頁,第1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386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251頁,第10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242頁,第4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863頁,第3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510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3266頁,第2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276頁,第1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153頁,第9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248頁,第8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1997頁,第2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6300頁【補遺】第16923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751頁,第2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522頁【崇文】第2085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790頁 |
| 17 | 說文新證 | 第495頁,第1字 |
| 18 | 章授筆記 | 第259頁,第2字 |
| 19 | 古字詁林 | 第六冊,第30頁,第2字 |
| 20 | 古字釋要 | 第602頁,第4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