揘字详情

𭗱

huángㄏㄨㄤˊyóngㄩㄥˊ
扌部 共12画 左右结构 U+63D8 CJK 基本汉字

扌部

12画

9

13画 (揘)

左右结构

RRGG

QHAG

DNC

56014

U 63D8

横、竖钩、提、撇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横、横、竖、横

揘字概述

〔揘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huáng、yóng),部首是扌部,总笔画是12画

〔揘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扌、皇”。

〔揘〕字仓颉码是QHAG,五笔是RRGG,四角号码是56014,郑码是DNC

〔揘〕字的UNICODE是U+63D8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5560,UTF-32:000063D8,UTF-8:E6 8F 98。

汉字解释

1huángㄏㄨㄤˊ

基本解释

〔~毕〕击,击刺。

2yóngㄩㄥˊ

基本解释

拔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中 部首:手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056頁,第2

同文書局本: 第442頁,第6

標點整理本: 第389頁,第5

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胡盲切,音橫 —— 擊也。張衡〈西京賦〉:竿殳之所揘觱。【註】揘觱,猶擊刺也。六臣文選》作揘畢。

又,《集韻》:呼橫切,音喤 —— 義同。

又,《唐韻》:永兵切;《集韻》:于平切,𡘋音榮 —— 拔也。

注解

〔揘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

〔揘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huáng、yó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皇

〔揘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huáng] ⑴ 〔~毕〕击,击刺。 [yóng] ⑴ 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