搥字详情

𭗱

chuíㄔㄨㄟˊ
扌部 共12画 左右结构 U+6425 CJK 基本汉字

扌部

12画

9

14画 (搥)

左右结构

RWNP 86 、 RTNP 98

QYHR

DWMY

57037

U 6425

横、竖钩、提、撇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折、横、点、横折折撇、捺

搥字概述

〔搥〕字拼音是(chuí),部首是扌部,总笔画是12画

〔搥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扌、追”。

〔搥〕字仓颉码是QYHR,五笔是RWNP86,RTNP98,四角号码是57037,郑码是DWMY

〔搥〕字的UNICODE是U+6425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5637,UTF-32:00006425,UTF-8:E6 90 A5。

〔搥〕字异体字是𢈹𢮒𢱸

汉字解释

chuíㄔㄨㄟˊ

基本解释

同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中 部首:手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068頁,第3

同文書局本: 第447頁,第19

標點整理本: 第394頁,第21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都回切,音堆。廣韻》:擿也。增韻》:擲也。揚子《法言》搥提仁義,或作𢮒

又,《正韻》:直追切,音椎 —— 擊也。唐書・禮樂志》:日未明,四刻搥一鼓,爲一嚴;二刻搥二鼓,爲再嚴,一刻搥三鼓,爲三嚴。韓愈詩:作樂鼓還搥。

別作槌。又,與捶通。

注解

〔搥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

〔搥〕字拼音是chuí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追

〔搥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chuí] ⑴ 同“捶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