摉字详情

𭗱

sōuㄙㄡ
扌部 共13画 左右结构 U+6449 CJK 基本汉字

扌部

13画

10

14画 (搜)

左右结构

RPWQ

QJCN

DWOR

53027

U 6449

横、竖钩、提、点、点、横撇/横钩、撇、点、撇、捺、撇、横撇/横钩、点

摉字概述

〔摉〕字拼音是(sōu),部首是扌部,总笔画是13画

〔摉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扌、𡨝”。

〔摉〕字仓颉码是QJCN,五笔是RPWQ,四角号码是53027,郑码是DWOR

〔摉〕字的UNICODE是U+6449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5673,UTF-32:00006449,UTF-8:E6 91 89。

〔摉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sōuㄙㄡ

基本解释

古同“”:“闭门闾,大~客。”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中 部首:手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067頁,第4

同文書局本: 第447頁,第7

標點整理本: 第394頁,第9

集韻》:疎鳩切,音蒐 —— 與𢯱同。

又,先侯切,潄平聲 —— 義𡘋𢯱字註。

又,《集韻》:先彫切,音蕭 —— 搜搜,動貌。亦省作叟。

又,蘇曹切,音騷。又,蘇后切,音叟 —— 義𡘋同。

又,先奏切,音潄 —— 人名。莊子・讓王篇》:王子搜援綏登車。

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山巧切,音稍 —— 攪搜,亂也。韓愈詩:炎風日搜攪。【註】搜上聲。

注解

〔搜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

〔搜〕字拼音是sōu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叟

〔搜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sōu] ⑴ 寻求,寻找⑵ 检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