捒字详情

𭗱

shùㄕㄨˋsǒngㄙㄨㄥˇsōuㄙㄡ
扌部 共10画 左右结构 U+6352 CJK 基本汉字

扌部

10画

7

11画 (捒)

左右结构

RGKI 86 、 RSKG 98

QDL

DFJ

55096

U 6352

横、竖钩、提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撇、捺

捒字概述

〔捒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shù、sǒng、sōu),部首是扌部,总笔画是10画

〔捒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扌、束”。

〔捒〕字仓颉码是QDL,五笔是RGKI86,RSKG98,四角号码是55096,郑码是DFJ

〔捒〕字的UNICODE是U+6352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5426,UTF-32:00006352,UTF-8:E6 8D 92。

〔捒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1shùㄕㄨˋ

基本解释

装束。
古同“”,束缚。

2sǒngㄙㄨㄥˇ

基本解释

古同“”。

3sōuㄙㄡ

基本解释

〔搂~〕取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中 部首:手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037頁,第11

同文書局本: 第434頁,第6

標點整理本: 第380頁,第25

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筍勇切 —— 同「竦」,敬也。一曰上也。又,動也。本作𢱠

又,《唐韻》、《集韻𡘋所據切,音疏 —— 裝也。

又,《唐韻》:色句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雙遇切,𡘋音數。又,《集韻》:舂遇切,輸去聲 —— 義𡘋同。

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輸玉切 —— 與束同,縛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先侯切,漱平聲 —— 取也。與摗同。

注解

〔捒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

〔捒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shù、sǒng、sōu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束

〔捒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shù] ⑴ 装束。⑵ 古同“束”,束缚。 [sǒng] ⑴ 古同“竦”。 [sōu] ⑴ 〔搂~〕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