操字详情
操
操字概述
〔操〕字拼音是(cāo),部首是扌部,总笔画是16画。
〔操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扌、喿”,五行属金。
〔操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手,( sào )声。本义是拿着,握在手里。
〔操〕字仓颉码是QRRD,五笔是RKKS,四角号码是56094,郑码是DJJF,中文电码是2347,区位码是1857。
〔操〕字的UNICODE是U+64CD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5805,UTF-32:000064CD,UTF-8:E6 93 8D。
〔操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3317,属常用字。
〔操〕字异体字是撡、𢮥、𢻥、𢿾、𣀉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中 部首:手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092頁,第6字
同文書局本: 第458頁,第15字
標點整理本: 第406頁,第1字
音《唐韻》:七刀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倉刀切,𡘋草平聲。《說文》:把持也。《禮・曲禮》:謀於長者,必操几杖以從之。《左傳・襄三十一年》:猶未能操刀而使割也。《前漢・貢禹傳》:勇猛能操切百姓者。【註】操,持也;切,刻也。
义又,姓。明嘉靖給事中操守經,江西浮梁人。
音又,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七到切,音糙 —— 所守也、持念也。《前漢・張湯傳》:湯客田甲有賢操。【註】所執持之志行也。《後漢・趙熹傳》:熹少有節操。
义又,風調曰操。《南史・袁粲傳》:淸整有風操。
义又,琴曲也。《後漢・曹褒傳》:樂詩曲操,以俟君子。【註】劉向《別錄》曰:君子因雅琴以致思,其道閉塞,悲愁而作者,名其曲曰操,言遇災害,不失其操也。
注解
〔操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。
〔操〕字拼音是cā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喿。
〔操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手,( sào )声。本义是拿着,握在手里。
〔操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cāo] ⑴ 拿,抓在手里⑵ 控制、掌握⑶ 从事⑷ 体力的锻炼,军事的训练⑸ 用某种语言或方言讲话⑹ 行为,品行⑺ 姓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七刀切頁碼第401頁,第21字續丁孫
操
把持也。从手喿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雌報反頁碼第964頁,第6行,第2字述
把持也。從手喿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七刀切古音第二部頁碼第2385頁,第2字許惟賢第1036頁,第9字
把持也。
段注把者,握也。操重讀之曰節操,曰琴操。皆去聲。
从手。喿聲。
段注七刀切。二部。
白话解释
操,把持。字形采用“手”作边旁,采用“喿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。戰國文字從手、喿聲。篆文、隸書、楷書同。從「手」為義符,表示是手部的動作;從「喿」為聲符,依《說文》,「喿」的本義是「鳥群鳴也」,一群鳥在樹上聒噪,這和「操」義沒有什麼關係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操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792頁,第3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010頁,第5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760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526頁,第16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474頁,第18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743頁,第4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2944頁,第2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5890頁,第2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532頁,第4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315頁,第5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504頁,第9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4182頁,第2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1754頁【補遺】第17791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1259頁,第3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044頁【崇文】第4173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715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九冊,第628頁,第1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1109頁,第6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