攺字详情

𭗱

ㄧˇgǎiㄍㄞˇ
攵部 共7画 左右结构 U+653A CJK 基本汉字

攵部

7画

3

7画 (攺)

左右结构

NTY

RUOK

YYBM

78740

U 653A

横折、横、竖提、撇、横、撇、捺

攺字概述

〔攺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yǐ、gǎi),部首是攵部,总笔画是7画

〔攺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巳、攵”。

〔攺〕字仓颉码是RUOK,五笔是NTY,四角号码是78740,郑码是YYBM

〔攺〕字的UNICODE是U+653A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5914,UTF-32:0000653A,UTF-8:E6 94 BA。

〔攺〕字异体字是𢻰

汉字解释

1ㄧˇ

基本解释

〔㱾( gāi )~〕古代用以驱鬼避邪的佩物,用金属或玉制成。

2gǎiㄍㄞˇ

基本解释

同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下 部首:攴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119頁,第5

同文書局本: 第468頁,第12

標點整理本: 第416頁,第8

廣韻》:詳里切;《集韻》:養里切;《韻會》:羊己切,𡘋音以。說文》:㱾𢻰,大剛卯,以逐鬼魅也。从攴,巳聲。〇【按】《前漢・王莽傳》、《後漢・輿服志》俱不言剛卯又名㱾𢻰,蓋闕載也。徐鉉音古亥切,與攺同「音」,非是。

又,《集韻》:象齒切,音似 —— 義同。

說文》从攴作𢻰

注解

〔攺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下,康熙部首是攴部

〔攺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yǐ、gǎi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巳、攵

〔攺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yǐ] ⑴ 〔㱾( gāi )~〕古代用以驱鬼避邪的佩物,用金属或玉制成。 [gǎi] ⑴ 同“改”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三下反切古亥切頁碼99頁,第14

𢻰

異體

𢻰㱾攺,大剛卯,以逐鬼鬽也。从攴巳聲。讀若巳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六反切古亥反頁碼264頁,第6行,第2

𢻰㱾攺,大剛卯,以逐鬼鬽也。從攴巳聲。讀若㠯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三下反切余止切古音第一部頁碼503頁,第4許惟賢225頁,第7

𢻰㱾攺,

段注逗。

大剛卯㠯逐鬼鬽也。

段注見《殳部》。

从攴。巳聲。讀若巳。

段注余止切。一本作古亥。非。一部。已小徐作㠯。

攺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195頁,第9字
2陳昌治本第269頁,第1字
3黃侃手批第213頁
4說文校箋第132頁,第1字
5說文考正第126頁,第9字
6說文今釋第449頁,第4字
7說文約注第768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1813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651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79頁,第19字
11標注說文第131頁,第1字
12說文注箋第977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3716頁【補遺】第16556頁
14通訓定聲第675頁,第1字
15說文義證第266頁【崇文】第1061頁
16說文句讀第378頁
17古字詁林第三冊,第704頁,第1字
18古字釋要第341頁,第8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