斲字详情

zhuóㄓㄨㄛˊ
斤部 共14画 左右结构 U+65B2 CJK 基本汉字

斤部

14画

10

14画 (斲)

左右结构

NNGR 86 、 ANFR 98

RMHML

HIAP

72121

U 65B2

竖折/竖弯、横折、横、竖折撇/竖折折、横折、横、竖折撇/竖折折、横、竖、提、撇、撇、横、竖

斲字概述

〔斲〕字拼音是(zhuó),部首是斤部,总笔画是14画

〔斲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𠁁、斤”。

〔斲〕字仓颉码是RMHML,五笔是NNGR86,ANFR98,四角号码是72121,郑码是HIAP

〔斲〕字的UNICODE是U+65B2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6034,UTF-32:000065B2,UTF-8:E6 96 B2。

〔斲〕字异体字是𣂡𣂪𣃂𣃃𣃆𣃋𣃏𦘣𨮕𨯴

汉字解释

zhuóㄓㄨㄛˊ

基本解释

木工工具,指斧斤之类。
砍;斫;削。
雕饰;雕鑿。
伤耗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1.砍;削;斫。
chop;
采椽不斲。 —— 《韩非子·五蠹》
斲冰(斫冰;击冰);斲木(砍削木料)
2.雕琢。
carve and polish;
木不成斲。 —— 《礼记·檀弓上》木工不斲。 —— 《淮南子·本经》取起阴干,选良时吉日,用高手匠人刘子奇鋜成玉器。 —— 《警世通言》
斲琢(雕琢);斲模(雕琢模拟)

越南字释义

同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下 部首:斤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146頁,第12

同文書局本: 第480頁,第18

標點整理本: 第428頁,第30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竹角切,音琢。說文》:斫也。从斤、从𠁁【註】徐鉉曰:𠁁,器也;斤以斫之,或从畫、丮作𦘣書・梓材》:既勤樸斲。【傳】已勞力撲治斲削。

又,《韻補》叶株遇切。何晏〈景福殿賦〉:縱橫踰延,各有攸注;公輸荒其規矩,匠石不知其所斲。

又,叶竹鹿切。漢淮南王〈屛風賦〉:大匠治之,雕刻削斲;等化器類,庇廕尊屋。

注解

〔斲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下,康熙部首是斤部

〔斲〕字拼音是zhuó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𠁁、斤

〔斲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huó] ⑴ 木工工具,指斧斤之类。⑵ 砍;斫;削。⑶ 雕饰;雕鑿。⑷ 伤耗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竹角切頁碼472頁,第9

異體斵、𣃃𣂪

斲斫也。从斤、𠁁

鉉注臣鉉等曰:𠁁,器也。斤以斲之。

𦘣

異體𣃂

𦘣斲或从畫从丮。

附注段玉裁注:「从斤,𠁁聲……或从丮,晝聲。」王筠釋例:「𠁁,酒器也。在此則非本義,蓋匠之墨斗也,故或體作『𦘣』,亦謂以𠁁中之墨畫之,先以繩墨定其體而後斲也。」
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从斤、从卯(會以斤斲斫之意),豆聲。富奠劍一形,與《說文》或體同形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七反切輟角反頁碼1103頁,第4行,第1

𦘣斫也。從斤𠁁聲。

鍇注臣次立曰:「𠁁,徒斗切,非聲。」

鍇注又按:徐鉉曰:「𠁁,器也,斤以斲之。」

反切………頁碼1103頁,第4行,第2

斲或從丮、畫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竹角切古音第三部頁碼2865頁,第4許惟賢1245頁,第7

𦘣斫也。从斤。𠁁聲。

段注小徐有聲,鍇曰非聲。鉉曰:𠁁,器也,斤以斲之。皆不知古音者也。古音三部四部同入。今音析入《三覺》。竹角切

斲斲或从丮。晝聲。

段注大徐作从畫从丮,篆體作𦘣,今依《玉篇》正。晝聲猶𠁁聲也。

斲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937頁,第6字
2陳昌治本第1207頁,第1字
3黃侃手批第896頁
4說文校箋第628頁,第14字
5說文考正第562頁,第7字
6說文今釋第2090頁,第1字
7說文約注第3484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6981頁,第3字
9說文集注第2982頁,第3字
10說文標整第375頁,第2字
11標注說文第605頁,第10字
12說文注箋第4989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13721頁【補遺】第18053頁
14通訓定聲第1393頁,第3字
15說文義證第1246頁【崇文】第4981頁
16說文句讀第2064頁
17說文新證第934頁,第1字
18古字詁林第十冊,第647頁,第1字
19古字釋要第1297頁,第5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