斷字详情
斷
斷字概述
〔斷〕字拼音是(duàn),部首是斤部,总笔画是18画。
〔斷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㡭、斤”。
〔斷〕字造字法是會意。本义是截斷,截開。
〔斷〕字仓颉码是VIHML,五笔是XXGR,四角号码是22721,郑码是ZZZP。
〔斷〕字的UNICODE是U+65B7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6039,UTF-32:000065B7,UTF-8:E6 96 B7。
〔斷〕字异体字是㫁、剸、断、籪、𠜷、𠝅、𠡱、𠸿、𣂢、𣂣、𣂱、𣂸、𣂾、𣃔、𣦕、𣦙、𫦂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下 部首:斤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147頁,第9字
同文書局本: 第480頁,第35字
標點整理本: 第429頁,第17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正韻》:都管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覩緩切,𡘋音短。《說文》作𣃔,截也。《書・盤庚》:乃斷棄汝。【傳】斷,絕也。《詩・商頌》:是斷是遷。【疏】於是斬斷之。
音又,《廣韻》、《正韻》:徒管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杜管切,𡘋音𩏇 —— 絕也。《羣經音義》:既絕曰斷。《釋名》:斷,段也,分爲異段也。《易・繫辭》:其利斷金。【疏】其纖利能斷截於金。
音又,《集韻》:徒玩切;《正韻》:杜玩切,𡘋音段 —— 義同。又,《廣韻》:丁貫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都玩切,𡘋音鍛 —— 決也。《易・繫辭》:以斷天下之疑。【疏】決斷天下之疑。
义又,《書・秦誓》:斷斷猗無他技。【疏】斷斷,守善之貌。
义又,《周禮・地官・司徒》:凡萬民之不服敎而有獄訟者,與有地治者取而斷之㊟〔取字應為聽字,即「與有地治者聽而斷之」〕。
音又,《韻補》叶多卷切。白居易〈寄元九〉詩:一病經四年,親友書信斷;彼獨是何人,心如石不轉。
音又,叶徒眷切。鮑照〈擬古〉:居人掩閨臥,行子中夜飯;野風吹秋木,行子心腸斷。
注解
〔斷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下,康熙部首是斤部。
〔斷〕字拼音是duà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㡭、斤。
〔斷〕字造字法是會意。本义是截斷,截開。
〔斷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duàn] ⑴ 長形的東西從中間分開⑵ 不繼續,禁絕⑶ 判定,決定⑷ 一定,絕對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徒玩切頁碼第472頁,第15字續丁孫
𣃔
異體斷
截也。从斤从𢇍。𢇍,古文絕。
𠸿
古文斷从𠧢。𠧢,古文叀字。《周書》曰:「𠸿𠸿猗無他技。」
𠜷
異體𠝅
亦古文。
附注邵瑛羣經正字:「今經典作『斷』。按:『㡭』即『繼』字,與『𢇍』字迥別。」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金文與楚文字从刀,叀(音專)聲,或加『口』為飾符。秦文字則从斤𢇍會意,𢇍(絕)亦聲。《說文》古文分別承自金文及楚文字,小篆承自秦文字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七反切都件反頁碼第1103頁,第6行,第2字述
截也。從斤、𢇍。𢇍,古文絶字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1103頁,第7行,第1字述
古文斷從𠧢。𠧢,古文叀。《周書》曰:「𠸿𠸿猗無佗技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1103頁,第7行,第2字述
亦古文斷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徒玩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2866頁,第4字許惟賢第1246頁,第3字
𢧵也。
段注《戈部》𢧵下曰𣃔也。今人𣃔物讀上聲。物已𣃔讀去聲。引申之義爲決𣃔。讀丁貫切。
从斤𢇍。
段注會意。徒玩切。十四部。《廣韵》徒管切。
𢇍,古文絕。
段注見《糸部》。
古文𣃔。从𠧢。𠧢,古文叀字。
段注見叀下。
《周書》曰:𠸿𠸿猗。無它技。
段注《秦誓》文。許所據壁中古文也。
亦古文𣃔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「𣃔𣃔兮無他枝」,𣃔𣃔乃嫥嫥之借,嫥嫥壹也,
斷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937頁,第12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207頁,第6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896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629頁,第5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562頁,第12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2091頁,第2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3486頁,第2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6986頁,第2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983頁,第4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375頁,第7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605頁,第15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4991頁,第3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3729頁【補遺】第18056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3046頁,第3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247頁【崇文】第4985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2065頁 |
| 17 | 說文新證 | 第934頁,第2字 |
| 18 | 章授筆記 | 第589頁,第5字 |
| 19 | 古字詁林 | 第十冊,第652頁,第2字 |
| 20 | 古字釋要 | 第1298頁,第3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