朴字详情
朴
朴字概述
〔朴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pǔ、pò、pō、piáo),部首是木部,总笔画是6画。
〔朴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木、卜”,五行属木。
〔朴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左形,右声。古代二字意义不同。“朴”。本义是树皮。《说文》:“木皮也。” 王褒《洞箫赋》:“秋蜩不食抱朴而长吟兮。”。
〔朴〕字仓颉码是DY,五笔是SHY,四角号码是43900,郑码是FID,中文电码是2613,区位码是3851。
〔朴〕字的UNICODE是U+6734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6420,UTF-32:00006734,UTF-8:E6 9C B4。
〔朴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0376,属常用字。
〔朴〕字异体字是樸、檏、𣞞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辰集中 部首:木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220頁,第7字
同文書局本: 第510頁,第4字
標點整理本: 第456頁,第4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匹角切,音璞。《說文》:木皮也。【徐曰】藥有厚朴,一名厚皮,木皮也。《本草別錄》:一名逐折,又名樹名榛。
义又,與樸同。《史記・文帝紀》:示敦朴爲天下先。
义又,《戰國策》:范雎㊟〔即范睢〕曰:鄭人謂玉未理者樸,周人謂䑕未腊者朴。
义又,《博雅》:朴,大也、猝也、離也。
音又,《正韻》:匹各切。又,《集韻》:匹𠋫切,音踣 —— 義𡘋同。
音又,《玉篇》:普木切,音扑 —— 本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:披尤切,音䬌 —— 夷姓。〈魏志〉:建安二十年,巴夷王朴胡,舉巴夷來附。
音又,叶蒲沃切,音僕。𨻰琳〈瑪瑙勒賦〉:太上去華,尚素朴兮;所貴在人,匪金玉兮。
卷目:考證・辰集中 部首:木部
愛日堂藏本: 第274頁,第3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650頁,第4字
《本草・別錄》一名逐折。又名樹名榛。
謹照原文改其樹名榛,其子名逐折。
注解
〔朴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。
〔朴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pǔ、pò、pō、piá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木、卜。
〔朴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左形,右声。古代二字意义不同。“朴”。本义是树皮。《说文》:“木皮也。” 王褒《洞箫赋》:“秋蜩不食抱朴而长吟兮。”。
〔朴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pǔ] ⑴ 没有细加工的木料,喻不加修饰⑵ 朴实,朴素㈡ [pò] ⑴ 朴树,落叶乔木,花淡黄色。木材可制器具。㈢ [pō] ⑴ 〔~刀〕古代的一种武器,窄长有短把的刀,双手使用。㈣ [piáo] ⑴ 姓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六上反切匹角切頁碼第184頁,第33字續丁孫
朴
木皮也。从木卜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一反切坡嶽反頁碼第459頁,第6行,第1字述
木皮,從木卜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今藥有厚朴,一名厚皮,是木之皮也。古質朴字多作樸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六上反切匹角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994頁,第1字許惟賢第438頁,第10字
木皮也。
段注《洞簫賦》。秋蜩不食抱朴以長吟。李注。抱音附。引《蒼頡篇》。朴,木皮也。顏注《急就篇》、《上林賦》厚朴曰:朴,木皮也。此樹以皮厚得名。按《廣雅》云:重皮,厚朴也。
從木。卜聲。
段注匹角切。三部。按凡鞭扑字從手作扑。卽攴字也。凡樹皮字從木作朴。凡棫樸,樸屬字作樸。卽㯷之省也。凡朴素字作樸。皆見《說文》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厚朴,質樸相借。
厚朴也,質朴=樸,樸,木素也,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篆文、隸書及楷書字形皆從木、菐聲。「木」為樹,作為形符,表示義與樹木有關;「菐」為煩瑣,於此僅作不示義的聲符,表示音讀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規範字則作「朴」。
朴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364頁,第12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470頁,第3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366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232頁,第1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228頁,第6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801頁,第5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406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3071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174頁,第4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144頁,第4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231頁,第4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1847頁,第3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5885頁【補遺】第16872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1481頁,第3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482頁【崇文】第1925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726頁 |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241頁,第3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五冊,第834頁,第1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572頁,第2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