楯字详情
楯
楯字概述
〔楯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shǔn、dùn),部首是木部,总笔画是13画。
〔楯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木、盾”。
〔楯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木,盾声。①( shǔn )。本义是栏干的横木。②引申义:通“盾”。盾牌。
〔楯〕字仓颉码是DHJU,五笔是SRFH,四角号码是42964,郑码是FPEL,中文电码是2815。
〔楯〕字的UNICODE是U+696F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6991,UTF-32:0000696F,UTF-8:E6 A5 AF。
〔楯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二级字表中,序号5400。
〔楯〕字异体字是盾、輴、𣛝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辰集中 部首:木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291頁,第4字
同文書局本: 第541頁,第10字
標點整理本: 第487頁,第5字
音《唐韻》:食允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豎尹切;《正韻》:乳允切,𡘋音盾。《說文》:闌檻也。王逸曰:縱曰欄,橫曰楯,今階除木句欄是也。《史記》:滑稽傳》:秦始皇時有陛楯郎。《唐書・百官志》:鉤楯掌禁苑果木。
义又,與盾通。干也。《左傳・定五年》:樂祁獻揚楯六十于𥳑子。
义又,舞者所執。《禮・明堂位》:朱干玉戚。【疏】干,楯也;戚,斧也。舞者左手執楯,右手執斧,謂之武舞。
义又,與輴通,喪車用之。《儀禮・既夕》〔註〕:輴有四周,軹軸則無。輴,一作楯,或讀作閏。
义又,拔擢也。《淮南子・原道訓》:引楯萬物,羣美萌生。
音又,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𡘋食閏切,音順 —— 義同。又,《集韻》:敕準切,音蠢 —— 案也。
音又,《唐韻》:丑倫切;《正韻》:樞倫切,𡘋音椿。《唐韻》:木名。《類篇》:車約䡅也。
音又,《唐韻》:詳遵切,音旬 —— 閑檻也。
卷目:考證・辰集中 部首:木部
愛日堂藏本: 第311頁,第3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652頁,第11字
《左傳・定五年》樂祁獻揚楯六十于𥳑子。
謹照原文五年改六年。
注解
〔楯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。
〔楯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shǔn、dù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木、盾。
〔楯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木,盾声。①( shǔn )。本义是栏干的横木。②引申义:通“盾”。盾牌。
〔楯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shǔn] ⑴ 阑槛横木,指阑干⑵ 拔擢:“引~万物,群美萌生”。⑶ 古代载棺木的车。㈡ [dùn] ⑴ 同“盾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六上反切食允切頁碼第187頁,第25字續丁孫
楯
闌楯也。从木盾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一反切樹忍反頁碼第468頁,第6行,第1字述
闌檻也。從木盾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六上反切食允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第1021頁,第2字許惟賢第450頁,第4字
闌檻也。
段注闌,門遮也。檻,櫳也。此云闌檻者,謂凡遮闌之檻。今之闌于是也。王逸《楚辭》注曰:檻,楯也。從曰檻。横曰楯。古亦用爲盾字。
從木。盾聲。
段注食允切。十三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今闌干也。
楯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370頁,第9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479頁,第2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371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236頁,第15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231頁,第19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818頁,第2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436頁,第2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3119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201頁,第1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146頁,第21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236頁,第6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1894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5996頁【補遺】第16891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3192頁,第2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492頁【崇文】第1965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746頁 |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245頁,第5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五冊,第881頁,第2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579頁,第1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