殢字详情
殢
歹部
共15画
左右结构
U+6BA2
CJK 基本汉字
殢字概述
〔殢〕字拼音是(tì),部首是歹部,总笔画是15画。
〔殢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歹、帶”。
〔殢〕字仓颉码是MNKPB,五笔是GQAH,四角号码是14227,郑码是ARWL。
〔殢〕字的UNICODE是U+6BA2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7554,UTF-32:00006BA2,UTF-8:E6 AE A2。
〔殢〕字异体字是𣨼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辰集下 部首:歹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393頁,第8字
同文書局本: 第582頁,第37字
標點整理本: 第532頁,第19字
音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他計切,音替。《玉篇》:極困也。
音又,《玉篇》、《集韻》𡘋大計切,音弟 —— 義同。
音又,《廣韻》:呼計切,音㰥 —— 義同。
义《集韻》與𣧂同。互見𣧂字註。
注解
〔殢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下,康熙部首是歹部。
〔殢〕字拼音是tì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歹、帶。
〔殢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tì] ⑴ 滞留:“进乏梯媒退又难,强随豪贵~长安。”⑵ 纠缠:“要索新词,~人含笑立尊前。”⑶ 困于;沉溺于:“犹自~于酒色而不思讨贼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