沶字详情

𭗱

ㄧˊchíㄔˊ
氵部 共8画 左右结构 U+6CB6 CJK 基本汉字

氵部

8画

5

9画 (沶)

左右结构

IFIY

EMMF

VBK

31191

U 6CB6

点、点、提、横、横、竖钩、撇、点

沶字概述

〔沶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yí、chí),部首是氵部,总笔画是8画

〔沶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氵、示”。

〔沶〕字仓颉码是EMMF,五笔是IFIY,四角号码是31191,郑码是VBK

〔沶〕字的UNICODE是U+6CB6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7830,UTF-32:00006CB6,UTF-8:E6 B2 B6。

〔沶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1ㄧˊ

基本解释

古河名,在今中国湖北省。

2chíㄔˊ

基本解释

古同“”,水中的小块陆地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上 部首:水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466頁,第5

同文書局本: 第613頁,第12

標點整理本: 第561頁,第3

唐韻》:與之切;《集韻》:盈之切,𡘋音飴 —— 水名。

又,《集韻》:陳尼切,音墀 —— 同「坻」。前漢・諸侯王表》:沶陵康侯魏駟。

又,神至切,音示 —— 沶鄕,縣名。見《左傳・桓十三年》註。

又,直利切,音緻 —— 義同。

注解

〔沶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

〔沶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yí、chí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示

〔沶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yí] ⑴ 古河名,在今中国湖北省。 [chí] ⑴ 古同“坻”,水中的小块陆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