涕字详情
涕
涕字概述
〔涕〕字拼音是(tì),部首是氵部,总笔画是10画。
〔涕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氵、弟”,五行属水。
〔涕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水,弟声。先秦时期,“涕”指眼泪,后来出现了“泪”,两字就同义并用了。本义是眼泪。
〔涕〕字仓颉码是ECNH,五笔是IUXT,四角号码是38127,郑码是VUYZ,中文电码是3199,区位码是4473。
〔涕〕字的UNICODE是U+6D95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8053,UTF-32:00006D95,UTF-8:E6 B6 95。
〔涕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2083,属次常用字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上 部首:水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496頁,第7字
同文書局本: 第627頁,第4字
標點整理本: 第574頁,第9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正韻》:他禮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土禮切,𡘋音體。《說文》:泣也。《玉篇》:目汁出曰涕。《詩・邶風》:泣涕如雨。
义又,竹名。東方朔《神異經》:南方荒中有涕竹。
音又,兆卦之名。《史記・宋世家》:乃命卜筮曰涕。【索隱】涕音亦,《尚書》作驛。孔安國曰:氣絡繹連續。
音又,《集韻》:待禮切,音弟,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他計切,音替 —— 義𡘋同。
注解
〔涕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。
〔涕〕字拼音是tì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弟。
〔涕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水,弟声。先秦时期,“涕”指眼泪,后来出现了“泪”,两字就同义并用了。本义是眼泪。
〔涕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tì] ⑴ 眼泪⑵ 鼻子里分泌的液体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他禮切頁碼第376頁,第1字續丁孫
涕
泣也。从水弟聲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按:『泣也』二字,當作『目液也』三字,轉寫之誤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一反切它禮反頁碼第919頁,第5行,第1字述
泣也。從水弟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他禮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260頁,第4字許惟賢第983頁,第9字
泣也。
段注按泣也二字,當作目液也三字。轉寫之誤也。《毛傳》皆云:自目出曰涕。篇,韵皆云:目汁。泣非其義。
从水。弟聲。
段注他禮切。十五部。
白话解释
涕,泣泪。字形采用“水”作边旁,“弟”是声旁。
涕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744頁,第11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953頁,第8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717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495頁,第10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449頁,第9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647頁,第3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2798頁,第3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5588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404頁,第5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297頁,第2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476頁,第13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3982頁,第3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1179頁【補遺】第17705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2313頁,第4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987頁【崇文】第3945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612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九冊,第245頁,第4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1048頁,第9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