淝字详情

féiㄈㄟˊ
氵部 共11画 左右结构 U+6DDD CJK 基本汉字
二级汉字通用字

氵部

11画

8

12画 (淝)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IECN

EBAU

VQYI

37117

3224

6839

U 6DDD

点、点、提、撇、横折钩、横、横、横折、竖、横、竖弯钩

淝字概述

〔淝〕字拼音是(féi),部首是氵部,总笔画是11画

〔淝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氵、肥”,五行属水。

〔淝〕字仓颉码是EBAU,五笔是IECN,四角号码是37117,郑码是VQYI,中文电码是3224,区位码是6839

〔淝〕字的UNICODE是U+6DDD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8125,UTF-32:00006DDD,UTF-8:E6 B7 9D。

〔淝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二级字表中,序号4976

汉字解释

féiㄈㄟˊ

基本解释

〔~水〕水名,在中国安徽省。亦作“肥水”,如“~~之战”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淝河。也叫淝水 Fei River。源出安徽省合肥市西北。分为二支:一支东南流,注入巢湖;一支西流至寿县,又西北经八公山南入淮河。

越南字释义

读音phè, 充满面糊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上 部首:水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503頁,第9

同文書局本: 第630頁,第7

標點整理本: 第577頁,第21

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符非切,音肥 —— 水名,出九江山,入淮。本作肥。水經》:肥水,出九江成德縣廣陽鄕,北入芍陂。

又,《爾雅・釋水》:所出同,所歸異,曰肥泉。詩・邶風》:我思肥泉。

又,合肥,縣名。廣輿記》:合肥縣,今屬廬州府。

注解

〔淝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

〔淝〕字拼音是féi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肥

〔淝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féi] ⑴ 〔~水〕水名,在中国安徽省。亦作“肥水”,如“~~之战”。